“設軍戶司左右提督兩人,兵部左右侍郎職銜,從二品與正三品。左提督要有統籌領導才能,從政經驗豐富,又能忠於新政,孤推薦王寶權。”太子撫摸著下巴鬍鬚,笑眯眯說道。
“王寶權?”
眾人驚愕。
不過仔細一想,感覺此人還真的很合適。
他全家十幾口被曹其昌所殺,對奸黨集團恨之入骨,從心投靠太子,死心塌地。
他從政二十餘年,官至政事堂左侍郎,正二品銜,管理經驗豐富。
“他的傷病養得差不多了,給他一個新的活法,賜名元廷生,軍戶司提督衙門,就設有幽州漁陽郡,把整個漁陽郡都劃入軍戶司。”元智道。
賜以皇姓,這可是一種榮譽啊。
“太子殿下,王寶權雖說管理協調能力出眾,可畢竟是個文官,而軍戶司有戍邊職責,還需要一位大將軍。”徐辛春疑惑道。
“大將軍人選,也就是軍戶司右提督,孤有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下,元智看向郭威身邊的郭瑞。
“少將軍郭瑞,五年前就是定襄郡主將,對北疆情況熟悉,這次出任軍戶司右提督,賜鎮遠大將軍,兼幽州道巡察使,三品銜,可否願意?”
郭瑞一個怔愣,心裡大喜,看了一眼父親投過來的讚許目光,他雙手抱拳,單膝下跪,向太子行了一個軍禮。
朗聲道:“回稟太子殿下,末將郭瑞願聽從殿下調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下子總算是抱上粗大腿了,年紀輕輕的就是三品武官,戍守邊疆的大將軍。
這位監國太子爺未來的大舅子,將來的國舅爺,從此感到揚眉吐氣。
這時,他充分體會到,什麼叫皇親國戚,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恭喜郭大帥,郭少帥。”
“恭喜大將軍。”
“……”
帳內一陣道賀聲,彈冠相慶。
接著,君臣之間就軍戶司等一系列事宜,展開深入討論。
……
成立軍戶司訊息傳出,京師上下都是吃驚,都在打聽哪些官吏派遣過去。
聽到這個訊息,京師城下又有數萬饑民奔湧而來。
在將來戍衛計劃中,等這些饑民們調養一些日後,便會組織這些饑民,遷徙至漁陽郡一帶。
按衛所落成軍戶,青壯年編為軍士,大家以工代賑,大規模開墾荒地,搭建城堡,自食其力。
當然,這都是後話。
太子爺下達令旨的當天傍晚,郭瑞新的班子就在開始運轉了。
在各個粥廠的一邊,一些氣色較好,體力有所恢復的饑民們,已經集中在幾個書吏的簡陋桌前登記。
他們將是首批被轉到幽州漁陽州各地安置,正式成為衛所裡的第一批軍戶。
這些人將得到很好的待遇,比如每天吃上谷糧,清潔乾淨地換上嶄新軍服,農具兵器都有。
有了救濟與期望,原先騷動的饑民,都是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到了傍晚,眾人又在排隊上前領粥,秩序井然。
他們很多都集中在郭氏粥廠的鍋前,想看看在饑民中流傳的,這位慈悲心腸的未來太子妃,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