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絕命皇太子 > 第085章 災民遷徙,成立軍戶衛所

第085章 災民遷徙,成立軍戶衛所 (第1/2頁)

可這幾個月怎麼辦?

每天幾十萬斤穀米,長期這樣,坐吃山空,不是個法子。

還有,就算返回災區重建,至少第一年,完全得依靠朝廷救濟度日。

半晌,史申義嘆了口氣,率先開口道:

“殿下,城內救濟錢糧也是不多,漕運這次供給國庫約十二萬石谷糧,有一半調運至各重災州府,而京城郊外這個災區,災民接近二十五萬人,加以賑災軍民等數萬,每日消耗穀米約二千石,儲備谷糧充其量,也就維持一個月餘。”

朝廷內的財政情況,作為戶部尚書,史申義是最清楚不過。

就算沒有這些災民集聚,穀米賑災恐怕也只能支撐三個月。

入冬之後怎麼辦?

元智沉思良久,嘆道:

“同為終晉百姓,豈可見死不救?外軍也正好缺乏丁口,這些災民收容起來後,以後開墾荒地,編軍練伍,軍民兩用,這是最好的去處,至於糧錢緊張,儘量想辦法,無論來了多少災民,儘量不死一個。”

郭威道:

“殿下仁厚,是我終晉百姓之幸也,剛才太子殿下提到外軍和開墾荒地,軍民兩用話題,臣豁然開朗,臣在雁門關一帶待有數年,知道北疆地區,幽州漁陽郡一帶,長期戰亂,居民稀少,大片耕地荒廢,可否考慮遷徙部分災民過去?”

“遷徙災民到邊陲,漢武帝時期就曾經做過,可那是花了數年才得以完成,而咱們幾十萬人,一下子怎麼安置,今後怎麼管理?”徐辛春疑惑道。

“是呀,以個什麼樣的體制,難道都放給地方州府,他們會叫苦不迭,抱怨朝廷給他們增加負擔。”

“……”

大家七嘴八舌說開了。

元智一聽,精神振奮,思緒放開了。

他一下子想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初期的制定的‘衛所軍戶制’。

幽州漁陽郡一帶,就是後世的北平一帶,那裡江河縱橫,非常適合開稻種植。

“郭愛卿這主意不錯,幽州一帶,馬邑雁門等地,集聚幾十萬人沒有任何問題,咱們可以採用衛所軍戶制。”

“衛所軍戶制?”

大夥面面相覷,都看向太子爺。

“孤前些日子裡閱讀到東漢曹孟德的立著,書中描述過魏軍的軍所制。”

元智先來了個開場白,引入曹孟德的治軍之道。

“簡單地說,就是在幽州漁陽,馬邑,雁門一帶,設立衛、所兩級軍事組織,所有災民均納為軍戶,開荒耕地,自給自足,就地成家立業,繁衍生息,朝廷統一發放耕牛,農具,種子等,並且給予一定的安置錢糧。”

“朝廷成立一個叫軍戶司衙門,可暫掛在兵部,負責管理衛所的訓練與生產,具體的條例可先試行,由北疆搞出經驗,再向全國推廣。”

“殿下高見,只是軍戶司衙門由誰來領頭呢?”

“是呀,軍戶司既管軍務,又有民事,軍民兩用人才去哪

裡找?”

“???”

大夥又議論開了。

現在的東宮這邊,既要擁護太子新政,又要有才幹的人

才,嚴重缺乏。

元智笑了笑,胸有成竹地說道:

“孤已有了人選。”

“誰?”

最新小說: 射一片天下 大周第一暴君 六道之最後執念 極品暴君 問尋 醫妃帶崽跑:殘王被氣得站起來了 宏武王朝 三國:開局被曹操三顧茅廬請出山 大隋軟飯王 漢匠 重生:人在王朝,開局種田致富 三國:做臥底,被董卓偷聽心聲 言君輕 王爺她拿了女帝劇本 我要做明君 神話再臨之天神曦 穿成小奶團,公主她被團寵了! 大梁發家史 回到明末建基地 浮世慕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