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其昌是眾臣中最後一個走出宣政殿,他跨出門檻之後,回頭朝著紫宸殿方向瞥了一眼。
這個輕微動作,無意中攝入元智眼簾。
他的心頭咯噔一下。
雖不清楚曹其昌此刻的心思,但這一瞥,絕對與爭儲有關聯。
“紀督公。”元智走下玉階,見到垂立一邊的紀洪,叫喚了一聲。
“奴婢在。”紀洪走近幾步躬身道。
“吩咐下來,要緊盯曹其昌,楊度,還有於可凡府邸等,若有任何風吹草動,儘快稟報,不分晝夜。”元智道。
“殿下請放心,奴婢早有安排。”紀洪恭敬地應了一聲。
“這樣甚好。”元智點了點頭,轉身對身後的高進說道:“今日尚早,孤要即刻微服出城,到京城糧倉和幾大糧鋪去瞧瞧。”
“遵旨。”
看來,太子爺微服私訪,是上癮了。
高進心裡嘀咕,腳下並沒敢止步,他清楚這位年輕當權者的脾性。
作為一個資深內侍總管,見識過太多的宮鬥黨爭,血腥殘酷。
太子在宮城內,安全是有保障的。
可一旦出了宮城,皇城之外的京城,尤其是京城之外的城郊,其安全保障就會逐漸降低。
前幾日,太子在東碼頭被曹府跟蹤之事,他聽丁九提了一下,心裡慌得一逼。
今日朝集,太子這邊不能說是完勝曹其昌他們,但至少是大勝。
高進一直盯著朝堂,看到曹其昌那陰沉臉色,都能擠出水來。
他在為太子爺捏把汗。
可他只是東宮內侍總管,按朝製法禮,他無權干涉朝政,除非是太子主動詢問,他才可以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
他靈機一動,主動跟上紀洪,兩人一起走出宣政殿。
……
終晉王朝在全國設有六大國家儲備糧倉,在長安遠郊的華陰縣就有一座倉,叫廣通倉。
除了國家糧倉,各州府郡縣都設有儲備倉,以備平時饑荒所用。
京城當然也有儲備倉,在北外城邊上的傳濟橋,這個儲備倉主要是保障京都老百姓,一年四季的吃糧用度。
京都不同於其它任何州府,各個方面都要優先得以保障,不得出現任何不安定因素。
這次賑災特別,京都儲備倉也在呼叫,運往京城之外的災民集聚地。
儲備糧倉附近,有一個京都最大的糧市,俗稱傳濟橋糧市。
這個糧市,相當於後世的糧食批發市場,專供京城裡的各大糧鋪糧店,小攤販前來批發,然後去零售。
當元智他們來到傳濟橋時,已是晌午,四周早已是擠滿了趕著牛車,騾車,手推車的民眾苦力,上面滿載的都是糧食,進進出出。
太子爺並沒準備去儲備糧倉,而是到傳濟橋市場,實地瞭解當地的糧食行情。
終晉王朝對於各業各行,主要按人頭徵稅,商業手工業、獵戶等一律以錢幣交納,就連農戶徵收,也是徵銀。
農戶平時手上哪有銀子,只得將糧食運到糧市,或其它地方出售,換來銀錢,再去官衙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