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慣例,內閣要對上半年做總結,同時,又要展望下半年朝政。
瞧瞧,這午門廣場上集中的人群,光是五品以上官員,加起來足足有二百人之眾。
他們穿著各種顏色的朝服,有緋紫色、也有青灰色,代表著各自的品級和地位。
這混雜在一起,還是一道很亮麗的風景線。
一縷晨曦落下,照耀在午門,整個皇城瞬間閃爍著金光,顯得那麼的金碧輝煌。
“咚咚咚…”
午門城樓上的鐘鼓敲響。
這時,皇城午門在緩緩開啟,入朝的時辰到了。
此時,所有入朝官員,像後世小學生們一樣,都自覺整齊地排好隊。
品階高的,一二品大員,那自然在先,而品級三至五品的,則自覺縮在後面。
大臣們從午門魚貫而入,走過皇城,繼續向內廷走去。
走到宮城的正陽門,這裡千牛衛把守,要驗證每個人的身份,也就是每人的魚腰牌。
進入正陽門再往裡走,才是真正的皇城內廷,也就是宮城。
大明宮就在宮城東北面。
宮內防守嚴密,千牛衛站立整齊,還有暗衛和內侍在來回行走,一片肅穆氣氛。
如果發現有哪位官員神色慌張,就會上前將其拎出來盤問,驗牌,弄得不好還要搜身。
宣政殿裡,前來朝會的文武官吏們,按照品級次序,分成文官和武將左右兩列,先在殿外排列好。
在這裡,不許大聲喧譁,不許隨意走動,站姿要附合宮殿儀禮等等。
這裡更有眾多的宮內言官、千牛衛、暗衛在一起監督。
只一會兒,寬敞明亮的殿內,已滿是穿朝服的官吏。
殿中最靠近玉階墀臺,都是二品以上,穿緋紫袍文武大臣,每人都跪坐於軟墊之上。
在他們後面、第一個等級的墀臺上,是三四品的緋袍文武大巨,每人肅立。
肅立於殿門邊,人數最多的,是著灰青色朝服的五品官員。
就這樣,文武左右分列,從上到下,品級、服色等排列整齊,一目瞭然,等級森嚴。
一聲唱喏,“太子殿下駕到。”
讓所有人精神一震。
只見元智身穿赤紅蟠龍太子袍,腰繫玉圭玉佩,頭戴九珠流蘇玉冠,在總管高進,千牛侍衛長丁九,眾宮女、內侍太監的簇擁下,龍行虎步,從側面走入大殿的最高墀臺。
他扶了扶龍椅,在側旁的丹榻上落坐。
數年未上朝的郭威一馬當先,只見他雙膝跪地,朗聲道:“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當了表率,身後大部分與之交好的武官,心領神會,跟著跪下山呼。
文臣中除了樞密院和戶部尚書,左右侍郎等,跟著下跪山呼,殿內其餘文武官員,都在觀望內閣宰相曹其昌。
曹其昌微微皺了皺眉,他抬頭看向玉階墀臺上的太子,卻見元智用十分平靜的目光,注視著他。
昨日傍晚,他返回府邸,急召在京的部分心腹大臣,以及府中師爺們商議,今日朝會之事。
一天之前,大家都是決定在朝堂之上不跪拜太子,表示整個內閣不服從太子監國。
可宰相大人從東宮返回之後,態度改變了,認為要調整策略,不可在公開場合,與太子硬頂抬槓,否則,吃虧的還是現在的內閣。
“太子爺很邪門,他為了維護皇權,不會在乎殺多少人,抄幾個家,到時候搞得雞犬不寧,來個魚死網破,實在撐不下去了,他拍拍屁股走人,我等再收拾爛攤子?”曹其昌質問道。
曹其昌說此話可是有依據的,這是太子監國詔書宣佈當日,他去福寧宮賀喜,新晉皇后曹飛燕親口告訴他,太子對她非禮脅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