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是工業發展的基石。
隨著我國工業發展步伐的逐漸加快,對於礦物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我們一直自詡為“地大物博”,實際上,我們的礦產資源儲備遠遠達不到自身工業發展的需求。
去年,我國進口的鐵礦石高達12億噸。這還僅僅只是鐵礦石一項而已。
從國外進口這些資源,難免會被他人卡脖子,停止資源供應。
以前,石油是最大的缺口。陸離的可控核聚變技術一出,石油……我們不需要那種落後的能源了!
但是,除了石油之外的其他礦產資源,缺口仍然十分巨大。每年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滿世界買買買。
現在……我們有了新的礦石來源!
海洋!
在浩瀚無垠的海洋底下,儲存著這個世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
世界大洋海底,錳結核的總儲量達三萬億噸,僅太平洋就有一萬七千億噸,其中含錳四千億噸,鎳兩百億噸,銅一百億噸,鈷六十億噸。
其中,錳結核就是最關鍵的礦產資源了。
錳結核,這是一種高純度的鐵錳混合物,這是天然的錳鋼。只要採集回來,熔化重鑄,就能直接變成高強度錳鋼材料。
冶金鍊鋼的成本低得可怕!
錳結核的儲量大得嚇人。以海洋底下現有的錳結核儲量,人類使用三萬年都還用不完。
錳結核的產生,就是海水中溶化的礦物質結晶析出生成的。只要大海不幹涸,礦物儲量時時刻刻都在增加。錳結核儲量,每年可以增長一千萬噸。
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資源!
以前,這種全世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人類根本無法利用。深入幾千米的海底採礦,這完全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能望洋興嘆。
現在……力場發生器技術,可以在海底撐開一層防護罩,連建城市都可以,更不用說採礦了!
華國政府當即宣佈,組建“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全面開發利用海底礦產資源。
國外的媒體酸溜溜的發表宣告:海洋資源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不是獨屬於某個國家。海洋資源的開發需要全世界共同參與。
這種屁話,根本沒人理睬。
有本事,你們自己也下去採礦就是了,又沒人不讓你去!
下次,我們還去月球採礦呢!你們去不去?
……………………
“陸教授,這是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發來的函件。”
田助理將一份檔案資料,送到了陸離的辦公室。
陸離伸手接過檔案,翻看了一下。
這是“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發來的邀請函,請陸離主持設計“海底礦場建設方案”。
請陸離來設計,這也是最正常不過的了,畢竟力場發生器才是這個海底礦場最關鍵的裝置。
國家海洋資源開發集團確定的第一個採礦點,在以太平洋中部北緯6°30′——20°,西經110°——180°海區。
看到這個位置,陸離笑了起來。
眼光很毒辣啊!
這個位置的錳結核儲量最為富集。該地區約有600萬平方公里的高品位錳結核,儲量佔據全世界海底錳結核儲量的三分之一,其覆蓋率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