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不喜歡,咱們自己可就高興慘了!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
接到內部網轉來的技術資料,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一個個兩眼放光。
“耐五千度高溫?屈服強度是鋼鐵的十倍?竟然還有這種材料?”
“陸教授不是基因生物科學家嗎?怎麼搞起材料研究了?而且還能研究出這麼強悍的材料,太驚人了!”
“趕快驗證!趕快驗證!一組負責重複陸教授的實驗,製備新材料。二組負責對陸教授提供的樣品進行效能檢測。”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紛紛帶著各自的實驗助手和學生,對陸離的新材料技術進行驗證和檢測。
不久之後,兩個組都完成了技術驗證。
“重複實驗完成,順利製備出新型材料!”
“樣品檢測資料無誤,所有效能指標完全相符。”
“技術驗證透過!”
材料研究所的院士們,一個個又驚又喜。
太好了!太好了!
有這種耐高溫,高強度的材料,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再也不存在短板了。
除此之外,在其他需要耐高溫的環境下,這種新材料同樣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的驗證結論,很快就上報到了國家科委,也迅速報到了軍方裝備部,航空工業部,航天工業部……
不到半個小時,航天航空相關的企業和研究所,都接到了新材料的效能指標。
“臥槽!耐五千度高溫?強度是鋼鐵的十倍?這種材料在哪?給我來十噸……不,一百噸!”
正因為渦扇十五的研製工作陷入瓶頸,遲遲不能突破而焦頭爛額的某廠大佬,看到這個通報資訊之後,頓時又驚又喜。
這樣的一幕,還發生在各個航天航空企業和研究所,都在扯著脖子要材料。
裝備部特種材料製造中心,馬上根據陸離提供的技術資料,組織大批次的新材料生產。
可以預見,無論是飛機、火箭、導彈,還是太空倉,空間站,這種新材料都將得到廣泛的應用。
……
最高首長也接到了彙報,得知了陸離研究出了一種新材料。
在各方彙報中,對這種新材料的應用,都集中在飛機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以及航天工程上的應用。
最高首長微微皺了皺眉頭,總覺得……這個新材料沒那麼簡單。
陸離信心滿滿的說,一年之內實現可控核聚變,總不至於轉身就去研究航天航空發動機材料去了吧?
雖然這種新材料在航天航空上,同樣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但是……比起核聚變的價值就差得太遠了。
“通知中科院,讓他們具體分析一下這個新材料的應用方向,寫詳細一些,目光放長遠一些。”
最高首長向高秘書吩咐道:“寫好之後,拿給我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