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論文中,陸離詳細的描述了新材料的實驗室製備過程,記錄了所有實驗步驟和實驗資料,還附上了新材料的效能檢測資料。
這篇論文當然是“家裡”用的,陸離會把這份資料連同樣品一起,讓田助理送到中科院材料研究所。
然後,陸離又炮製了一篇用於公開發表的論文。
公開發表的論文裡,自然就沒有實驗過程,也沒有實驗資料,甚至連材料名稱都沒有,只有關於新材料的效能描述和效能檢測資料。
“老田,把這份資料和樣品,送到中科院材料研究所。”
陸離把樣品和技術資料,交給了田助理。
“是!”
田助理伸手接過,匆匆走出了實驗室。
“拿出了這種材料,想必首長對我能研究出可控核聚變的信心又能提高几分吧!”
陸離笑了笑,把那篇用於公開發表的論文,直接上傳到了學術網。
以陸離如今的學術聲望和學術成就,他發出的論文,第一時間就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
論文掛上學術網之後,世界各地的無數科研工作者,紛紛開啟陸離的文章認真的研讀。
然後……
“一種超級耐高溫材料?這是什麼鬼?陸教授怎麼研究起基礎材料了?”
“世界頂尖的基因生物科學家,竟然去搞材料學研究?簡直莫名其妙啊!”
“陸教授,你是被人綁架了嗎?還是被人盜號了?”
“不要胡說八道!誰說陸教授就不能研究材料學?從這篇論文來看,陸教授研究出了一種可以抵禦五千度高溫的材料。這是一項重大科研成果。”
“確實!你們這些搞理論研究的,為什麼看不起應用科學研究?這是材料學上的重大突破,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並不是看不起應用科學研究,更不是看不起材料學研究,而是……陸教授這種頂尖科學家,去研究材料學,就跟頂級大廚去烤麵包一樣,感覺有點怪怪的。”
“哈哈!你這麼一說,我也深有同感了。”
在國際科學界,陸離釋出的新材料研究成果,並沒有像之前的研究成果那麼引起轟動。
比起引領時代,開創未來的前沿科技研究,這種具體應用方面的某種材料的研究成果,影響力自然就要差了一些。
但是……在材料學和工程學上,陸離的新材料仍然引起了震動。
超級耐高溫材料,在很多需要在高溫環境工作的裝置上,擁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比如,飛機發動機!
眾所周知,我國的飛機一直存在“心臟病”的問題。就算是最先進的殲20隱身殲擊機,也存在發動機短板。殲31就更慘了,航展的時候發動機冒黑煙,被人稱為“燒煤的飛機”。
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之所以存在發動機短板,關鍵就是材料。
渦扇發動機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高溫、高壓、高衝擊,這就需要耐高溫效能和屈服強度極高的材料。
在這個問題上,老毛子的技術都不過關。雖然功率上去了,但是,發動機使用壽命卻只有鷹醬發動機的三分之一。
現在,陸離研究出了一種全新的耐高溫,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必然會給華國航空發動機技術帶來一次巨大的飛躍。
所以……太平洋對岸的某些人,對陸離的新材料就有些不太喜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