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外孫可望的大營。
前些天孫可望打敗了勁敵高桂英和李巖,從雲南又殺入四川,並重新奪回了四川的半邊天。
高桂英和李巖堅守城池不戰,他們兵臨城下,攻城無望之後就想盡一切辦法逼明軍出戰。但是不管孫可望的人馬在外面如何折騰,高桂英和李巖緊閉城門不理他們。
但是這幾天城外的孫可望的人馬沒有再來叫城罵戰。
他們當然也有情報系統,林毅帶著10萬大軍浩浩蕩蕩開進了成都,聲勢自然不小。
明軍一下子來了這麼多援兵,孫可望等人雖然狂妄也不得不思量一番了,尤其是大明監國林毅親自督師來了。
現在提起林毅,婦孺皆曉,無人不知,如日月在天。
林毅穿越過來這十餘年間,其轟轟烈烈,敢於當年的太祖成祖比肩,從一個邊軍小卒幹起,誅流賊,弒廠衛,殺韃子,一路轟轟烈烈,尤其是近年來戰神一般的崛起。射塌天,羅汝才,李自成,張獻忠等等,這些流賊大佬哪個不是栽在林毅之手?
北驅韃子,遠征蒙古,朝國臣服,兵鋒所至無堅不摧,從皇太極到多爾袞,滿清多少英雄豪傑,竟為林毅折腰,被折騰的一點脾氣都沒有,叱吒風雲的大清國現在到被攆出國境,到東北的深山老林裡躲著去了。
試問如此風雲人物,哪個不敬畏幾分?
因此孫可望的兵馬不敢輕易在城外叫陣了,跑到城外大明守軍的眼皮底下,喝酒耍酒瘋罵街,玩是女人,甚至對著城頭的明軍拉屎撒尿,這些這些辱罵和挑釁行為通通都不敢有了。
而且孫可望傳令兵退十五里地,重新安營下寨,並派出大量的戰馬打探明軍的情況,然後立即召集幕僚商議軍情。
大帳之中人才濟濟,他們的人馬現在大致可分為三派,一派是以孫可望為首的大西殘餘勢力,這當然是主流,兵馬有十幾萬。
第二派是力挺孫可望的緬地軍,主要是一支戰無不勝的大象軍,作為一支特種戰士,他們奉了緬王之命,跨越國境來幫兵助陣來了。
再就是雲南王沐天波及他的土司軍隊,人數也有七八萬人。這三股勢力合在一塊兒,兵馬20多萬,實力非常雄厚。
大帳之中孫可望居中而坐,艾能奇和沐天波一左一右,智囊嚴惜命,大將王定國,馬元利等也在坐,這幾個都是張獻忠集團中孫可望的追隨者,嚴惜命曾經是大西國的右丞相,王定國曾經是前軍主將,馬元利曾經是左軍主將,因為張獻忠被囚禁燕京,孫可望跟李定國鬧翻了,大西現在名存實亡,現在這些人都成了孫可望的死黨。
另外緬地軍的大將溫克也在坐,其餘的幾個也都是有勇有謀的萬人長大統領,包括雲南土司將領沙定洲,龍在田,吾必奎,這些當然都是雲南王世襲的黔國公沐天波一派。
孫可望說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大明監國林毅已經親自駕臨成都,一下子就帶來了10萬援軍,看來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多10萬人馬無所謂,關鍵是林毅此人之驍勇天下無敵,用兵如神,如何對付明軍攻取成都請大家獻計獻策。
孫可望的話就有人不愛聽,也就是不服氣。
第一個就是緬地軍的大將溫克,此人生的面如黑膠泥,嘴片略厚,跟電影裡史泰龍那個角色差不多,聽完孫可望的話把嘴撇的跟瓢一樣就說話了。
這個人一開口漢語還不太流利,但是在座的人也都能聽得懂。
“何故把姓林的說的如此厲害,什麼天下無敵,用兵如神,難道他比我們的大象軍還厲害?也不是我溫克說句大話,任憑他姓林的有三頭六臂,任憑他帶來雄兵百萬,也架不住我的大象軍一走一過,只要能想辦法讓他們出城決戰,這一戰我溫克包了!”
這傢伙說的吐沫星子飛濺,說著還揮舞起了大拳頭,拳頭上長滿了粗粗的毛髮。
這時艾能奇截住了他,因為他們是來幫忙的,因此艾能奇對他禮貌有加。
“溫克大統領神武,當然林毅的軍隊怎麼能與大統領的大象君相提並論呢?不過俗話說的好驕兵必敗,遇到這樣一個對手,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慎重一點的好。”
艾能奇嘴上這麼說,實際上已經給這位溫克大統領有很大的面子了,當年的時候他可比溫克大統領狂妄的多。一雙大鐵錘力大錘沉,無有對手。但是當年血戰荊州,讓他長了記性,再也不敢自恃自己天下無敵了。
這時第二個不服氣的說話了,第二個不服氣的當然就是雲南王沐天波。
他是世襲的滇國公,徵南大大統領。朱元璋帶著淮西24將打下天下的時候,他的祖上沐英是如何的英雄了得?被朱元璋收為義子,少年從軍,消滅南漢王陳友諒,消滅張士誠,征討吐蕃,北趕大元,屢立戰功,為大明朝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
朱元璋親口加封,滇國公王爵世襲,這爵位簡直比大清的鐵帽子王爺還牛逼。
如今到了他這一代,整整過了十一輩。大明朝已經如西山落日,千瘡百孔。
但是沐天波並不沉淪,也不像其他的紈絝子弟,架鷹玩鳥,虛度光陰。而是以祖上的神勇為榜樣,加上他家資鉅富,從小就學習兵法戰策,請教師爺也教他武藝,長大以後酷愛武藝的他,遍訪天下名師,終於練就了一身驚人的本領,尤其擅長使用的是走線銅錘,可以說從來沒有遇到過對手。如果論單挑,就連孫可望、艾能奇這樣的勇武高手也得甘拜下風。
前不久孫可望兵進雲南的時候,他們較量過,孫可望,艾能奇,王定國三將聯手竟然打不贏一個沐天波。李過,劉芳亮,袁宗第,高一功也都是他手下的敗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