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斤過篩的玉米粗麵最後產出差不多十斤玉米粉,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非常不錯了。
因為剩下的十斤小玉米顆粒不僅可以煮粥,再磨一次也比玉米粒快速得多,最多也就需要一兩個小時就能磨好。
磨面的工作枯燥而乏味,加上需要不斷的用力推動,也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經歷過原始的手段之後才能體會到現代機器的好,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比現在強無數倍!
經過前前後後半個多月的艱辛,手上的血泡都磨出十多個,皇天不負有心人,晚上我終於吃到了久違多年的玉米餅和玉米粥。
雖然玉米餅不甜,玉米粥因為沒有米的黏性也顯得清湯寡水,但是依舊讓人為之著迷!
很多時候吃東西最重要的就是情懷和心情,吃著買的東西和自己親手種並親手煮出來的東西,那種感覺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品嚐的每一口都有自己曾經揮灑的汗水和投入的感情!
玉米麵我每次都只打算磨二三十斤,吃光之後再磨下一次,比起玉米麵還是曬乾的玉米粒更耐儲存。
看著樹林裡茂密的樹木和偶爾的一隻海鳥,回到家後我用比較長的乾草編織了一個草簾,並放到石磨頂部用一塊石頭壓緊。
這麼做的目的當然不是吃飽了沒事幹,而是為防止每次去磨面的時候上面鋪滿一層鳥糞樹葉,還有樹上的不知名野果掉到上面腐爛發臭,還會染一些顏色在上面。
清理它們不僅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清理,也會嚴重影響到食慾!
......
石磨浪費了不少時間,把它忙完再用四五天下海捕魚和海鮮後,現在已經來到了九月中下旬,一個多月前培育的青菜苗在這時候也全部被移栽到了地裡。
玉米在這時接近成熟,在玉米成熟之前的三四天我想再製作幾瓶蠔油,並煮兩斤食鹽出來。
蠔油已經在很久以前就斷供了,只是我一直沒在意,潛意識裡也是想中斷一段時間換換口味,鹽也所剩不多!
有的時候一件東西覺就那樣,但缺少之後又覺得離不開。
半天時間總共挖回來了六七斤牡蠣,去殼清洗之後熬出來了三瓶蠔油,鹽也用兩天時間煮出來三斤,把它們忙完之後緊接著就是收穫玉米了。
收玉米可不是個好事兒,在茂密的玉米杆中間穿行不僅裡面異常悶熱,身上面板還會不時被玉米葉割到,更絕的是玉米鬍鬚掉在衣服裡後身上還會很癢。
玉米全部收回來只用了一天,雖然沒細細的數過,但估算應該有七八百顆,如果不是兩次颱風的影響還會多兩三百顆。
房屋前被日常踩得平平整整的空地再次堆滿了玉米棒 ,跟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是真堆著,上次只是稀稀拉拉的兩三百顆。
雖然七八百顆看著不是很多,但是脫粒之後算下來的數量還是不錯了,至少保證四百斤玉米粒問題不大,要知道四百斤玉米幾乎能做為我半年的主食。
它更大的作用是可以解放出更多的時間,再也不用像以前做一件事情時需要中斷數次工作出發尋找食物,就連情緒都不連貫了!
相對來說玉米還算是比較友善的作物,脫粒之後曬乾就可以儲存,產量不錯的同時也不麻煩,如果是小麥或者水稻就麻煩多了。
只是一個致命的缺點是不防風,如果是在內陸這個缺點幾乎可以忽略。
但是在這座島上的環境,從玉米的高度長到超過五十公分開始到最後收穫,可以說只要每次吹大風心都是提著的!
事實證明農耕始終比捕獵要強上許多,最關鍵的是穩定性,收穫的食物可以穩穩當當的放在家裡儲存,而捕獵就只能看運氣。
這是時代的一個巨大進步,對我來說也進步了,終於可以不再主要靠捕魚為生!
夏天曬東西也有非常不友好的一點,不僅早上要從房間裡搬出來攤開,天黑前要收進屋內防下雨,就連白天曬著時也要防著隨時到來的雷雨。
曬玉米的第三天午後,高溫天氣下此時正在屋內睡著午覺,這個習慣已經保持很久了,吃飽喝足之後抽一個小時睡上一個美美的午覺,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但睡得正香的時候一道雷聲打攪了我的好夢,睜眼的一瞬間我知道不好,要下雨了。
天上密佈的烏雲已經到了黑得發紫的程度,加上不時的一道雷聲在耳邊炸響,眼看著一場大雨即將襲來......
來不及思考,我迅速的把曬在防雨布上面脫粒後的玉米粒先收進屋子裡,這時候就是極盡所能的搶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