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料堆就在大壩旁邊的農田邊上,下了個坡就到了。
看了一眼剩餘的材料,沈鈺皺起了眉頭。繼而叫李昊演示一遍拌料的全過程。
“殿下就是用這個灌注的大壩?”
“對呀!本宮先把鋼框擺到中央,然後四面砌牆,再灌上這種漿液。最後再用這種漿液把牆面也罩上,大壩便建成了。快說說,哪裡出差頭了?”
“殿下的意思沈鈺明白,殿下是想利用鋼筋做這種漿液的骨架,理論上是沒錯,差就差在技術上了。首先,殿下沒打地基,再者殿下把這種混凝物的真正用途混淆了。”
“???”
地基的事李昊確實疏忽了,但是說他沒搞明白混凝物的用途,他可真的有點想不通。
想要在水裡面做堵牆,不用這種材質還能用什麼呢?難道還要把巨石擺到河裡再用這玩意粘上?
“用途?這玩意不這麼用,還能怎麼用,本宮怎麼沒聽明白呢?”
“其實殿下製作的這種漿液就是一種粘合劑,本身並沒有骨架,幹了後,一敲就碎。若是給它加上經脈,那可就不同了。想敲碎都難。”
“經脈?啥?”
“河卵石呀!不信咱們來試一下。”
“……”
按照沈鈺說的,李昊立刻命人撿來一盆大小差不多的河卵石,加在了漿液裡面。
“幹了後,殿下看效果吧,肯定跟個石頭山那樣堅固。”
其實,不用看效果李昊都知道沈鈺說的是對的。因為他想起了百姓搭建民屋用黃泥拌稻草的事情。
這跟那個不是一個道理嗎?
骨架的事情解決完了,沈鈺又說起了鋼筋的問題。
她建議李昊在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再套上一圈圓環,這樣就解決了鐵筋開焊的問題。而且還說,除了焊接外,還要在焊接處綁上鋼絲,這樣雙重保險,一定不會崩開。
至於外層罩面開裂的問題,沈鈺也有一番獨到的見解。她建議李昊往三合灰裡面新增石膏粉。還說,開裂問題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許是沙子塞的太細,各種原料配比不當,還或許是養護不當而造成的。建議李昊改用中砂,不要用沙子面和灰。罩面後不要暴曬,必要的時候噴些水。
沈鈺言畢,李昊簡直就是震驚非常。工部都不懂的事情,沈鈺怎麼能懂得?
其實有些事情沈鈺也不懂,她是看了一封信才知道的。
三天前的傍晚,就是李昊去西域找精鋼粉的時候,沈鈺閒著無聊便去了崇文館找些土建的書籍來看。
要想建大壩,必須得找到一種禁得起水泡的材質。於是,沈鈺也有了火山灰與泥沙混合的想法。
終於,她在一本書上找到了她想要的。於是,按照書中寫的,沈鈺便找來白啟之等幾位喜歡鑽研的人研究起來。
求證就得需要實踐,奈何宮內沒有相關的材料,幾人便作罷了。
沈鈺是個弄不懂就睡不著覺的性子,回到麗正殿,沈鈺便與宮女們一起研磨石塊。得了一些石粉後,又找來細沙等的材料,沈鈺把它們和在了一起。第二天一早,沈鈺真的得到了驗證,這種混合物就如石頭一般的堅硬。
材質的問題是解決了,可隨之問題也來了。
這種物質雖然堅硬,但卻很脆弱,一砸就斷裂了。大壩可是容不得一點裂縫的,怎麼才能解決脆裂的問題呢?
於是,沈鈺便想到了工部的土建人員。李昊在,見誰都是分分鐘的事,李昊不在,她一個沒名沒分的待嫁公主,有什麼權利見外臣?
折騰來折騰去,此事便被傅明軒的眼線得知了。
沈鈺在傅明軒眼裡是個什麼存在?她要辦的事傅明軒拆房子賣地都得滿足她。
於是,傅明軒便研究起這種混凝物來。
傅明軒人脈廣,學識又淵博,沒多久便把這種物質研究個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