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家裡有礦
攤開地圖一看,方仲永狠狠地拍了自己的腦袋一下。
蠢啊!
這是哪兒?這是山西呀!
山西什麼最有名?不是老西兒,也不是陳醋,而是煤呀!
忻州在什麼地方?太原與大同之間,問一下中國還有比這兒煤礦更多的地方嗎?
有看官說了,你可別扯了,以古代的技術能挖煤礦?挖個水井都費勁兒!
沒錯,挖洞開礦是不太可能,但備不住有露天煤礦呀!
前幾天,地震災情上報時,還有關於地火湧出的訊息。
這說明什麼?有天然氣湧出了呀!
還說明什麼?卵用沒有。
至於用天然氣生火做飯,你得先造出來煤氣罐再說!否則的話,那就是在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但後世中國比較有名的露天煤礦似乎都在這一塊兒。
問一下本地人吧!
當方仲永比劃了半天,唯恐別人聽不懂自己說的是什麼時,人家輕飄飄的一句話就完事了:“石炭呀!西山就多的是!”
當快馬趕到西山,看著到處都是黑乎乎的優質煤炭時,方仲永狂笑不止:“老子家裡也有礦了!”
折老大像看傻子一樣,問公孫策:“大人是不是瘋病犯了?這石炭有什麼稀罕的嗎?”
公孫策也很不解,問道:“這石炭燃燒時,炭氣頗重,甚至有舉家亡於炭氣之毒者。為富貴者不取也。大人因何驟見此物,如此失態?”
“你懂什麼?這可是寶貝呀!煤炭可以煉焦,可以用來發電,不論是在重工業還是在輕工業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聽不懂是吧,其實我也不懂。可生火燒飯你總知道吧?”
一群文盲茫然地點點頭。
“我在汴梁時,曾見有人以黃土和之,中間留有數個小孔。易點燃,卻不易熄滅,燒水做飯極為方便。每家每戶日用三餅即刻,且時時有溫水,實是冬日禦寒之佳品呀!”
沒辦法,古人沒見識,一個蜂窩煤球還得解釋老半天。
說幹就幹。四成的土,六成的煤,摻水和勻,然後就大眼瞪小眼了。
自制蜂窩煤球需要一個小小的鐵製工具,俗稱打煤球機。構造倒也不復雜,一個圓片上焊接幾個鋼柱,外套一鐵筒,靠兩根拉桿上下活動。可急切之間,哪裡尋手藝高明的鐵匠打製呢?
眼看水快要浸幹了,方仲永問道:“誰在家裡築過土坯?都給我站出來。”
稀稀拉拉地出來十來個軍士,方仲永說道:“你們既然築過土坯,想必能夠把這堆煤分割成大小均等的小塊,每塊麼,就半塊磚的大小好了。上面再均勻地捅幾個孔,要求每一塊的孔的位置都一樣,能做到嗎?”
一個長著大板牙的軍士說道:“要不先找個木板,釘好鐵釘,挨個捅個遍,豈不便當?”
方仲永不吝誇獎:“好辦法!你叫什麼名字?”
“小的宋書。”
“松鼠?好名字!
大家都是一樣的人,為什麼松鼠能夠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活人豈能被尿憋死?辦法都是人想出來的。松鼠獻策有功,賞錢十貫,以後這制煤餅的活計就交給你了。好好幹,這可是一門大生意呀!”
轉天,煤餅晾乾了,放進灶膛裡引燃,當真是火力熊熊,熱浪逼人。更可喜的是,因為煤餅較大,一夜都不曾熄滅。清早再摞上一塊,就能生火做飯了。
松鼠也真是個人才,僅僅聽方仲永說了個大概,就把煤爐、煤球機、火剪給鼓搗出來了。
只是這裡外都是四四方方的是什麼鬼?這還是我熟悉的圓咚咚、可愛的煤球嗎?
聽方仲永想要圓形的,松鼠諛辭如潮:“大帥果然高明。都說天圓地方,大帥奪天地之功,以天圓圍住這地火之熱,正應和了天地大道的至理呀!”
方仲永怒了:“不會拍馬屁就好好說話。還天地大道,我還渡劫飛昇呢?說說,為什麼不弄成圓的?”
松鼠苦著臉道:“圓爐芯不好弄,哪有這四方的方便。用幾塊耐火的磚頭一圍,就是個爐子,多省事兒!將來行軍打仗時,也好攜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