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北宋穿越攻略 > 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

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 (第1/3頁)

第一一六章 秦香蓮與花木蘭

這次胡莆田的事情,也給方仲永提了個醒,精神文明建設也是很重要的呀!

百姓吃飽喝足了之後,總不能老是躺在地窩子裡面造人吧?

從節約能源的角度來說,消耗太多精力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也是一種浪費。可能有身體好、精力旺盛的不在乎,可地窩子的環境也不適宜進行比較私密的事情。

一家人擠在一塊兒,連個轉身的地方都沒有,別提多尷尬了。

因此,在盡力從廢墟中搶回來些物資後,在朝廷的錢糧藥材送到後,街道上的閒人似乎多了起來。

有鑑於子曾經曰過的“飽暖思那啥”,也為了趙氏集團的穩定發展,方仲永推出了精神文明建設計劃——唱戲。

似乎後世中國的東西都能在宋朝找到起源,山西梆子也不例外。

本地有土築的戲臺,偶爾也會上演一些小戲——本地人稱賽戲——都是些家長裡短、插科打諢的小段子,甚至其中不乏有誨淫誨盜的臺詞。

方仲永看了一下,覺得與時代主旋律不合,不利於趙氏集團的長治久安,決定移風易俗,推出正劇《花木蘭從軍》。

花木蘭的形象來源於北朝民歌《木蘭辭》,被再過幾年出生的郭茂倩編入了《樂府詩集》,還在後世入選了教材,似乎一下子變得高大上起來。

實際上,民歌嘛,本就是在老百姓口口相傳之下流傳開來的,不需要多高深的文化就能唱幾句。

隨便找幾個百姓問問,都知道花木蘭,還有個逗比信誓旦旦地說花木蘭就是他那村的。

有事秘書幹,公孫策出馬,將原本通俗易懂的《木蘭辭》弄得是駢四儷六、花團錦簇。

方仲永怒了:“你這是讓老百姓聽戲,還是準備讓他們考狀元?我看著都眼暈,你覺得老百姓能聽懂?”

公孫策很無奈:“學生不善此道,請大人責罰。要不然您來寫吧?”

“本官日理萬機,沒有時間操心這樣的小事!你就當是說話,怎麼隨意怎麼說,你的明白?”

公孫策似乎是明白了,數易其稿,嘔心瀝血,白話版的金瓶,呃不,《花木蘭從軍》終於問世了!

為了防止演出過於受歡迎,引起整個人類社會的動亂,方仲永決定先在軍營裡試演一下。反正軍中那班粗漢,有戲看就不錯了,還敢嘰嘰歪歪,削不死他!

劇情是這樣式兒的:

花木蘭織布織到半截,停了下來,扶額嘆息,唉!唉!

花母出場:你個死妮子,想男人了?

花木蘭:哎呀媽媽,這是從何說起?只因昨日,孩兒見那徵兵的公告,阿爺名列榜上,是而憂慮呀!

花母:你憂慮個屁啊!難不成你還想替那糟老頭子出征不成?

花木蘭:有何不可?

花母:萬萬使不得呀!你可聽說過,當兵三年,得著個母豬當嬋娟。你這是送羊入虎口呀!

……

花木蘭唱: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

總之就是增加了搞笑的丑角的詞兒,但基本的精神主旨不變。

此戲一出,深受廣大將士喜愛。

有死心眼的問:“花木蘭得長成什麼樣,才能在軍中十幾年都沒有被看穿?”

有老兵痞子答道:“你看穿了,會說出去嗎?嘿嘿!”

還有些兵士荷爾蒙爆棚,恨不得當場就把飾演花木蘭的演員綁了回去。

嚇得小七“花容失色”,在禁軍戰友們的掩護下才逃出生天。就這,還不知道被多少人上下其手,揩了許多油去。

自此,軍中養成了一個壞毛病:凡長得白白淨淨的,必要先驗明正身,嚴防敵人喬裝改扮混進去了。

最新小說: 帝婿無雙 重生南北滅隋唐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妖知 汗青策 深夢且 傾顏為害卻是少年郎 凰城煙沙 史書三國傳 三國:軍師收手吧,都統一羅馬了 攝政王妃她說一不二番外合集 大秦:開局向祖龍索要太子位 回到古代當紈絝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助祖龍問鼎長生 英雄問鼎 大武第一暴君 漢末超級書院 三國:開局截胡桃園結義 大明:開局被棄,永樂求我稱帝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