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北宋穿越攻略 > 第一一三章 活埋

第一一三章 活埋 (第1/2頁)

方仲永記得,前世有某紀錄片介紹陝西窯洞的時候,有一種窯洞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土坑窯。

這種窯都在平原大坳上修建,先將平地挖一個長方形的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將坑內四面削成崖面,然後在四面崖上挖窯洞,並在一邊修一個長坡徑道或斜洞子,直通原面,作為人行道。

這種窯洞,實際上就是個地下室,冬暖夏涼的特點最為顯著。

側面看,空空蕩蕩;俯視看,北京四合院,端的神奇。

而且相比較而言,這種窯洞的使用歷史最為長久,其使用壽命也要更長。《詩經》中稱為“陶復陶穴”,夠高大上了吧!

只是因為出入不便,通風似乎也不太順暢,才為更加便利的靠山窯所逐漸淘汰。但靠山窯大多修建於半山坡上,看似敞亮了,實際上是犧牲了部分的保暖功能。

更重要的是,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山石松動,說不定哪天就會形成山體塌方、泥石流什麼的。

方仲永可不想剛脫大難的百姓們,又被自己的臭主意給活埋了。所以,他想挖的是土坑窯,而且是簡化版的,準確的說就是個坑。

次日一大早,方仲永就找了把鐵鍬,笑眯眯地遞給了折老大:“挖坑你會吧?你去挖一個比自己稍大的坑,要有五尺深喲!”

折老大撲通一聲就跪下了:“大帥啊,您可不能真的把小的活埋了呀!”

方仲永恨鐵不成鋼道:“哪個要活埋了你,這是老子給大家準備的住處。只是未曾實踐過,特意把這第一次的殊榮給了你。還不快去挖!”

折老大一聽不是要活埋了自己,興高采烈地就跑去挖坑了。

北地乾旱,土質堅硬,尤其是黃土高原的黃土層又厚又硬,含水量極低。

要不然,為什麼就只有西北才有窯洞,而別的地方沒有效仿呢?土質不合適啊!

折老大腿腳不好,腳部借不上力蹬鐵鍬,見方仲永稍微走開了點,就喊了幾個交好的一起挖。

不多時,一個八尺見方、深約五尺的土坑就挖好了。三個人往裡並排一躺,倒也寬敞,只是感覺總有些怪怪的,像從墳裡爬出來的一樣。

見眾人一臉黑線,方仲永笑道:“如此土坑,三五人不需半日即可挖好,若是再稍大些,約摸夠一家人避風寒了吧!”

祖百世笑道:“此法甚妙,可解燃眉之急也。雖略有不雅,非常時期,些許忌諱自然是要行非常之事了。大人因地制宜,想出此等良策,實在是高明。”

方仲永擺擺手:“其實這是跟牧人們學的。牧民們逐水草而居,若是帳篷損壞或是遇到大風雪,往往就會挖個洞保暖。苦是苦了點,可也比凍死強吧!拾人牙慧而已,算不得高明。”

專門負責挑刺的胡生說道:“若有雨雪又當如何?”

方仲永懶得理這不請自來的刺頭,徑自吩咐:“再去砍些小的松柏來,枝葉都保留著。”

小樹砍了來,以主幹為梁,枝葉為瓦,再灑上些枯葉,一個簡易的窩棚就搭好了——雖然是在地下。

折老大像個得到新玩具的孩子一樣,上上下下,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還很有科學實踐精神地躺了一會兒。旋即跳出土坑——這時候應該叫地窩子更恰當一些——喊道:“果然是暖和了很多,比昨夜咱們睡的那個破館驛強多了!”

祖百世很是抱歉:“委屈了各位,尚請海涵。只是百姓們體力不濟,更有家中青壯傷亡者,倉促之間,只恐有不能完成者。”

方仲永露出一絲笑容道:“你能說出這樣的話,證明你真的是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了。有你這一句話,你的項上人頭是保住了。

若是你能在三日之內,派遣兵丁、衙役遍行各地,將此法曉諭各處,幫助災民修建窩棚,不使一人凍死,你的官位大概也就保住了。其餘人等,盡皆照此例。”

原本以為至少也要去官罷職的一眾僚屬,聽聞欽差大人指點了一條活路,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嗷嗷叫地奔往各村鎮。

後世危難之時顯身手的,必然是人民子弟兵,眼下便有忻州駐軍數千,焉能棄之不用?

方仲永遂喝道:“忻州兵馬都監、監押何在?”

黎文亮施禮道:“下官忻州軍監軍黎文亮,見過大人。”

來了個監軍算怎麼回事?看不起我呢?

方仲永一示意,狄青上前喝道:“王文恭、高繼芳因何不來拜見安撫使大人?你們的軍務如此繁忙嗎?”

黎文亮解釋道:“不是二位大人有意怠慢,實在是有傷在身,不能出營,請安撫使大人見諒。”

方仲永奇道:“不知王大人與高大人因何受傷,傷勢如何?”

“王都監腿骨折斷,高監押嘛,頭骨破裂,血流不止。”黎文亮說道。

最新小說: 帝婿無雙 重生南北滅隋唐 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妖知 汗青策 深夢且 傾顏為害卻是少年郎 凰城煙沙 史書三國傳 三國:軍師收手吧,都統一羅馬了 攝政王妃她說一不二番外合集 大秦:開局向祖龍索要太子位 回到古代當紈絝 大秦:三千大雪龍騎,助祖龍問鼎長生 英雄問鼎 大武第一暴君 漢末超級書院 三國:開局截胡桃園結義 大明:開局被棄,永樂求我稱帝 大明之我是朱祁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