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京觀
章程其實很簡單。
先搭個臨時的屋棚,安置這些英烈的骨灰,再由各部書信通知他們的家人。當然,這是指那些能確定身份的,像那個大罈子裡面的,總不能一家分一捧吧?鐵定是要埋在這裡,而且按方仲永的意思,一定要葬在最顯眼的位置,以供後人瞻仰。
修建的事兒,遇到了一點麻煩,因為時近年關,好不容易打跑了西夏人,大傢伙都想歇一會,過個安生年。
徵發民夫,特別是石匠,現在不是個好時機,弄個不好,是要激起民憤的。
大傢伙一聽,民夫啊?那也叫個事兒?什麼樣的民夫,能有咱們兄弟幹活厲害?石匠也不是問題,重金禮聘來不來?不來?綁也要把他們綁來!
真正找到了石匠,人家一聽說是給戰死的英雄們修英烈陵園,麻溜滴放下碗筷,帶著他的工具,帶著他的徒弟,坐著馬車就來了。
至於錢不錢的,俺是那貪財的人嗎?給保護俺們的英雄們修個陵園,還要高價,那還是人嗎?給個正常價就行。
人員充足,物料齊備,不到一個月,一座**肅穆的英烈陵園就拔地而起了。
看著嚴實得好像城堡一樣的陵園,方仲永真是有些哭笑不得,你這是準備將戰鬥進行到底了嗎?還是準備以此為堡壘,在地府向閻王爺發起進攻?
範雍那傢伙倒是很滿意。用他的話說,英烈嘛,自然是要在何時何地都保持昂揚的鬥志,死了跟閻王老子幹一場,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將士們也很喜歡,特別是對那用條石鋪成的甬道,羨慕的不得了。好傢伙,這可比縣城裡的地主老財的房子都要漂亮,最重要的是結實,住一百年都不會壞,要是能活著住在這裡多好啊!
剛一張嘴,就被懟了回來:“最多留幾個守陵的老軍,你想幹?年齡不夠!想住進來,等死了再說吧!”
有傷殘的軍士得了這句話,就準備抽刀給自己一個痛快,那司法參軍也不阻攔,只冷冷地說道:“現死的不算!”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煩惱,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煩惱。
眼下,方仲永煩惱的是,這個陵園實在是不太好看。全是灰撲撲的青石,你好歹也弄點漢白玉什麼的,點綴一下,提升一下景點的格調,也好招徠顧客給英烈們獻獻花、擺擺果什麼的。你弄成這個鬼樣子,膽子小點的根本就不敢進來,怎麼收禮物?
竇守志也有大煩惱,如果他也算個大人物的話。
大戰一結束,竇守志就開始計算戰功及損傷。在仔細檢點了西夏的人頭之後,怎麼處理多達六七萬的屍體成了大問題。
一把火燒了,倒是最省心的法子,可方仲永覺得直接回田肥地,過於浪費資源,有暴殄天物之感。不同意!
西夏的人頭,多稀罕的物件啊!當年在洪州的時候,要是能有這麼多的西夏人當角鬥士,晏居厚的小角鬥場還不開得滿世界都是?
雖然說死人不能當角鬥士,但也不能都都當成肥料吧?
範雍以為此言甚是:“我中華上國,禮儀之邦,豈可行那無禮之事?本官的意思和方大人一樣,將這些屍體好生修飾,送還西夏,以使其感懷我大宋之仁德。”
方仲永是連連擺手:“我們不一樣,不一樣!您老人家想的是,把他們全部送回去,好彰顯我天朝風範。我想的是,把他們部分送回去。”
“部分送回去?也行。畢竟有些屍體殘損不堪,不太好拼湊在一塊兒。”
“不是那個意思。”
“哦!你是想留下一部分,作為誇耀功績的憑證是吧?雖然略顯小家子氣,不過,年輕人嘛,有誇功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理解你妹呀!我真懷疑,你這老倌當年是怎麼中的進士。我說的是,送回屍體的部分,不是送回部分的屍體!”
範雍的語法不是很好,一臉的蚊香,有區別嗎?沒有吧?
方仲永也不繞圈子了:“京觀知道吧?”
範雍勃然色變:“小子無禮!那京觀都是貪忍好殺之輩,為誇耀武功堆積敵屍而成。乃上古陋習,不可輕復!”
要說這範雍也真夠奇怪的,方仲永言語中對他的不恭敬,他是絲毫不放在心上。一說要對西夏人的屍體,進行小小的藝術加工,就跟嫖了他小妾一樣,怒髮衝冠了!
那是西夏人呀,那是入境侵略的敵人呀,用得著跟他們講禮儀道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