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好位置
方仲永低估了古人對名聲的重視。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結束,原本應該是由各部各烈士親友鄉鄰領回去的骨灰,頓時成為了燙手山芋,沒人要了!
理由很充分:領回家,不過是一家一時的供奉,最多也就是個逢年過節的時候,燒那麼一點紙錢。埋在英烈陵園就不一樣了,那可是要世世代代收禮物、受供奉的,更別說每年官祭的時候,還有一大波的禮物送上。
受香火久了,說不定還能封神呢?
對這種愚昧的說法,方仲永是嗤之以鼻孔。還想封神?等攢夠一百個推土機再說吧!
士兵們都是窮鬼,哪裡買得起什麼推土機,挖土還差不多。
在不知道哪個混蛋喊一聲“快去佔個好位置啊”之後,一群人直接抱起自己戰友的骨灰,烏泱泱地全跑了。心細點兒的,已經知道提前準備好鐵鍬等挖土的工具了。
金明寨離延州本就不遠,大營正處在二者之間。反應快的,腿腳快的,轉瞬就跑出去幾里地。
腿腳慢的,人家也不怕。真是一群傻缺,有馬不知道騎,非要無馬的,各有各的好處嘛!人的腿腳再快,你還能跑過馬去?
先跑的那幫自詡聰明的貨,很快就被反超,氣得哇哇直叫。多虧還有幾個小夥伴,騎著一匹,牽著一匹,領著一匹,送給那些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傢伙們。
騎兵們都跑了,延州、鄜州計程車兵們也跟著跑了。
雖然未必每個人都有戰友犧牲,但跑去看熱鬧,呃不,應該叫見證歷史,總沒有問題吧?順便也看看新修建的英烈陵園好看不好看,風水好不好。萬一將來哪一天,自己也犧牲了,也好找個好位置跟戰友們作伴不是?
禁軍、府兵級別高些,戶型、朝向好的,得緊著人家先挑,咱沒話說?可保安軍、綏德軍也是流過血、出過力的,就真的不能給個一席之地嗎?
看著眼巴巴的魯澤和萬德福,方仲永很大方地說道:“當然有!一視同仁嘛!”
有蕃兵將領壯著膽子問:“蕃兵也能進英烈陵園嗎?”
“當然能!著我天朝服飾,習我天朝禮儀,說我天朝雅言者,既為我天朝子民,焉非高下?一視同仁嘛!”
卻原來是西北邊境,漢羌各族雜居。為彌補兵力短缺,也為了限制各族的壯大,常抽調各族組成少數民族戰隊,稱為“蕃兵”。
跟富足的漢人不同,羌蒙各族士兵很能吃苦耐勞,作戰也很勇猛。至於待遇嘛,就差了那麼一點兒了。一天兩頓飯,每月二百文軍餉,就這還常常被魯澤這樣的黑了心腸的傢伙剋扣。就因為這,蕃兵鬧餉的事兒層出不窮,朝廷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
方仲永很是為古人的榆木腦袋著急。說好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呢?你們這些讀書人,把書都讀狗肚子裡去了嗎?
在方仲永眼裡,全世界的人民都可以是兄弟嘛!當然,西夏的人,是不是把咱當兄弟就不知道了。
全程木雕的範雍說話了:“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方大人的胸懷,還是很寬大的嘛!男兒立在人世間,自該心胸寬廣,博愛仁人才是!”
方仲永覺得自己很寬廣,也很博愛,起碼沒有想著把範雍、劉平幾個想架空自己的傢伙幹掉,也沒有想著把兩面三刀、陰陽不定的竇守志給弄死。
那蕃兵將領看看方仲永,搖了搖頭。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這個人不可靠。又看看鬍渣唏噓的範雍,這個人毛太多了,還撫著鬍鬚笑眯眯地看著俺,一副老奸巨猾的模樣,也不可靠。
最後,那將領一指劉平:“俺就信他!”
劉平對這莫名而來的信賴哭笑不得,先拱手向二位長官解釋一下:“末將在邊陲多年,與各族打交道多一些,與各族相處得還算融洽。非有他由,請二位明鑑!”
方仲永笑嘻嘻地說:“沒事兒!能與各方搞好關係,也是劉將軍的能耐。好生安撫就是!”
範雍沒說話,繼續撫須,做木雕狀。
有劉平背書,蕃兵們終於暫時相信自己取得了綠卡,已經暫時算是光榮的大宋子民。為大宋征戰犧牲後,也有進入英烈陵園享受供奉的資格了。
劉平作為最有威信的地方將領,為了全世界人民的大團結,也被委派為修建、指導陵園一應事務的總指揮,簡稱園長。
劉平同志不愧為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老同志,接受任命之後,一過家門而不入,立刻就奔赴園區,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