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計很委屈:“掌櫃的,我沒有偷懶!剛才巴依忘了一張紙條,我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認識上面寫的是什麼。”
掌櫃展開一看,笑道:“這是用國師新創制的大夏文字所寫,一般人哪裡會認得?你當是粗鄙不堪的宋字?”再看下去,臉都綠了:“趕緊報官!”
巡街的不良人迅速到來,又層層上報,逐漸彙報到了國師野利仁榮手裡。
野利仁榮見內容過於火辣,本想著隱瞞下來,但全城有好幾處都有類似的訊息,不敢也不能隱瞞啊!
緊急拜見元昊,具言城內有趙宋細作出沒事。
剛開完與諸部協同進攻趙宋的軍事會議的元昊,志得意滿,意氣風發。一改往日的陰鷙,很是豪邁地說道:“區區幾個蟊賊,能掀起什麼風浪來。著飛龍院查察就是,哪裡用得著國師大駕。”
野利仁榮小心翼翼地遞上紙條,又急忙躲得遠遠的,一言不發。
元昊展開紙條一看,只見紙條上寫著:今有大宋殿前副都指揮使方敬告西夏子民,凡能得元昊首級者,賞錢一貫或與之等價的牲畜屹耳一頭。
另附有貼心的說明:元昊首級本只值八百文,本官思西夏百姓窮苦,故此提升賞格至千文。
元昊怒極反笑,聲如夜梟:“哈哈哈哈!我元昊的頭顱只值八百文?哈哈哈哈!好啊,好得很啊!此仇不報,枉為人也!”
說罷,再也按捺不住,一腳踹翻了案几,狂吼道:“寺人死哪去了?快來伺候朕著甲。朕定要於今日踏平永興軍,一雪今日之恥。”
見元昊終於發作出來,野利仁榮長出了一口氣,終於敢跑了回來,勸說道:“大王息怒呀!所謂怒不興兵,大王睿智過人,萬萬不可中了賊子的奸計呀!”
寺人手忙腳亂地捧著盔甲前來,被元昊一劍刺殺:“爾等廢物,連朕暴怒之下的命令都要聽從?死不足惜!”
又轉對野利仁榮說道:“多虧國師老成持重,才使朕懸崖勒馬。國師,你領飛龍院、鐵鷂子全力查探趙宋細作,務必在攻打延州之前肅清。只要是疑似,一律處以極刑。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走一個!”
野利仁榮想要再勸,想了一下,嘆息一聲領命而去。
貪婪吝嗇的巴依倒了黴,沒人可憐他。連街上乞討的孩童都被當成宋朝細作被抓了起來,大家紛紛腹誹大王有些昏庸了。
韓林兒幾個傢伙不怕,他們早已經不再是沿街乞討的小乞丐,已經混成了某個小官僚的白手套了。
網眼再密,總不能把撒網的人也一塊兒撈了吧?
看似平靜了幾天的興慶府,隨著一隊西域商隊的到來,又起了波瀾。
據飛龍院回報,有西域胡商名古德貓寧者,在市集大放厥詞,言說“西方某國,有一個國王長了驢耳朵……”
野利仁榮答,殺。
又有某花剌子模國商人云,彼國有一頭名叫屹耳的驢子,甚通人性,願獻於偉大的嵬名國王,以作貢獻。
野利仁榮答,連人帶那個啥全部殺了。
又有北遼粘八葛部來的商人喜說故事,講一個名叫阿凡提的智者與貪婪愚蠢的巴依老爺鬥智鬥勇的故事。
巴依老爺?世上所有叫巴依的都沒有好人!聽眾自然是叫好不斷。
可你千不該萬不該,臨了臨了又唱起了歌,“我有一頭小毛驢,從來也不騎……”
你難道不知道驢這種有著長長的耳朵的生物,在西夏是禁忌嗎?你瞧你唱的什麼破歌,害的觀眾也跟著進了打牢。
所謂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師婆下假神。
洪州、龍州的少年們是有樣學樣,又紛紛編造出各種版本的關於元昊與驢不得不說的故事,甚至有人戲稱李元昊為“驢元昊”。
據說,李德明長年在外征戰,空留衛慕皇后獨守宮闈,寺人無用,難消寂寞。恰巧宮中飼養了一頭黑驢,其器甚偉……
各個版本的故事彙集下來,暴跳如雷的元昊失去了最後一絲冷靜,詔令殺盡全國的長著長耳朵的牲畜,敢有私自討論某種牲畜者一律處死。
某人被如狼似虎的兵丁抓捕的時候,還在苦苦哀求:“小老兒只是姓呂,不曾犯了忌諱呀!如何就要羈押我等家人?”
兵丁大怒:“好你個賊心不死的老傢伙,死到臨頭還敢諷刺大王。砍了!”
訊息傳到汴梁,原本還有個別跳樑小醜譏諷方仲永好大喜功,擅開邊釁的傢伙,頓時偃旗息鼓了。
沒辦法,看看人家這波操作,可比讓人刨了祖墳還惱火。而且還不能解釋,因為你沒法解釋。
你說我的首級很值錢?一貫錢太便宜了?那不是大傻子嗎?
你說我和驢沒關係?也沒人說你和驢有關係呀?你幹嘛要自己跳出來承認呢?
對此,方仲永的解釋是,都是那幫不省心的孩子們自作主張,跟我沒有一點關係呀!小孩子嘛,胡鬧一點想必您大人有大量,不會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