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甜味的偏好與生俱來。
這是因為人的味覺細胞中有很多甜味受體,人吃了甜味食品後,甜味將透過神經傳導給人帶來愉悅的感覺。
甜品讓人心情變好其實是生理和心理雙重因素在作用。
心煩意亂或者心力憔悴的時候,腦部最需要的就是糖分。這時候吃別的食物,脂肪,纖維素等都不能轉化為糖。而一些甜食如冰激凌,蛋糕可以直接轉化為糖,從而迅速緩解這一症狀,滿足了腦部的能量需求。心情不好的時候人體還會缺乏B組維生素,吃一些甜品,碳水化合物可以促進B1、B12攝入,對於精神上有一些安慰或者滿足。
除了生理上可以迅速消除大腦疲勞和不適,甜品帶來的滿足感也同時在心理上滿足人們對味覺的需求,大多數人追求食物的口感,尤其女生喜歡甜食,讓這種滿足感來緩解心情,和有的人購物可以讓心情好等原因有著相同的道理。
遺憾的是,人類對於糖分的獲取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
史前時期人類就已知道從鮮果、蜂蜜、植物中攝取甜味食物。後發展為從穀物中製取飴糖,繼而發展為從甘蔗甜菜中製糖等。
製糖歷史大致經歷了早期製糖、手工業製糖和機械化製糖三個階段,而製糖業的每一次發展,都意味著工業技術水平的一次重大飛躍,也使得糖從貴族才能享用的奢侈品,逐漸變為尋常人家消費得起的日常用品。
對於中國人來說,唐宋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節點。
公元674年,中國發明用滴漏法制取土白糖。該法用一套漏斗形的陶器,配以瓦缸和其他小設施,將蔗汁熬至相當濃度後倒入瓦溜(漏斗形陶器)中,從上淋入黃泥漿,藉助黃泥漿的吸附脫色製取土白糖。白糖的出現,標誌著製糖技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唐大曆年間,四川遂寧一帶甚至出現了用甘蔗製取冰糖的技藝。
唐宋製糖手工業昌盛,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但是,糖和鹽不同,並非是生活必需品——除了無糖不歡的甜黨。
既然不是必需品,那就基本上可以定義為奢侈品了。在宋朝,尋常人家的孩子,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大概可以混個便宜的飴糖(麥芽糖)吃吃。只有富貴人家才把紅糖和並不怎麼白的白糖加入羹湯,過一把甜食的癮。至於冰糖,屬於愛馬仕中的頂級全球限量版,聽說有這麼個東西而已。
作為尋常人家的孩子的方仲永,前世卻是個資深甜黨。在白砂糖論包賣的時候,自然是算不上什麼缺點。在當今大宋,委實是個不太和時宜的高消費的惡習。方父曾感嘆道,這小子生了個窮命,長了個富貴嘴。你能體會到一個想吃甜食的孩子,抱著一捆甘蔗啃的悲壯嗎?即使磨出了一嘴的血泡,甘蔗的甜味仍然讓他欲罷不能。
看著晏溶月吃著精心製作的美味的冰淇淋,好看的眉毛彎了起來,大大的眼睛也眯了起來。方仲永感覺到非常的開心。
果然,分享能讓人感到愉悅。
“我們幾個的呢?”一個該死的聲音打破了方仲永的愉悅。
方仲永冷冷地瞪了熊孩子晏全節一眼。
世界上所有的熊孩子都是令人生厭的,不管他是不是長得眉清目秀。
孃家人不好得罪,方仲永又勉強扯出一副笑容道:“都有,都有。”又很狗腿地對著晏家、曾家的一大幫子人說:“歡迎大家前來試吃,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都提出來呀!我好再改進,爭取讓每一個人都滿意。”
那個叫事實的傢伙又出來證明了,想讓每一個人都滿意其實是個偽命題。嬌俏可人的小丫鬟貓奴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為什麼只有小姐的冰飲裡有個桃,我們的都沒有?”
方仲永感覺自己不是很有做生意的頭腦,像這種通房丫頭的小角色絕對應該排除在試吃人群之外。嗯,熊孩子也應該排除在外。再說了,那是個桃嗎?你見過咖啡色的桃嗎?難道是壞桃?
為了自己的性福考慮,方仲永決定耐心地解釋一下:“那不是桃。那是顆心,愛心!”聞言,原本低頭猛吃的晏溶月的頭低得更厲害了。方仲永自得不已,土味情話咱也是練過的!
貓奴叫道:“姑爺偏心!”
晏溶月大羞:“貓奴,胡說什麼呢?誰是你家姑爺?”
貓奴很誠實地道:“前天,你和夫人在房裡說的我都聽見了。夫人說,若是方公子此次透過解試,夫人就打算見一見他。夫人還說,她與老爺都不是很在意門第的人,只要你們兩個喜歡,方公子人品端正就可以定下親事。”說完感覺說錯話了,急忙跑開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突然得讓人不敢相信。
方仲永眼巴巴地看向晏居厚。
晏居厚苦笑道:“家母多方打聽了文遠的為人,覺得文遠賢弟人品甚好,問及惠子妹妹的意思,惠子也沒有反對。我本想尋個良機才把這事兒說出來,免得唐突。兼且還有個小小的條件,顯得我晏家有些勢利了。”
方仲永忙道:“不勢利!一點兒都不勢利!像惠子這樣的佳人,若是半點才學也無,不能東華門外唱名的普通人哪裡配得上。小弟在此發誓,必當金榜題名,以交令妹歡心。”
曾曄不知道想起了什麼,只是在旁邊嘿嘿笑著。曾鞏這個老實孩子把方仲永拉到一邊說:“那王家妹子怎麼辦?”
聲音有點大,被晏居厚聽見了。
晏居厚沉聲道:“王家妹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