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活潑的卓悅,現在變成了毫無情緒的學生,連自己的朋友也不認了。
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學校想控制對付他們,那麼入學手冊,就是一本“反向操作指南”。
這樣去理解規則,就十分簡單。
和手冊反著來就行了。
學校要找到這個他們無法發現的存在,那他們就不報告異常,不幫助班主任找到這位“走錯班級的同學”。
不讓他們和非灰燼高中的人接觸,那他們偏偏就去找這些人員。
但蘇搖鈴沒想明白的一點在於,保安顯然是屬於這類人的,按理來說,學生如果和他們接觸一定會發生某些學校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但至今為止,保安只是當了個謎語人。
要麼是它不願意說太多,要麼,就是有某些潛在的力量和規則不讓他說太多。
關於其他同學的狀態,還有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多出來的同學是死人,而其他同學不是死人,所以發現死人之後立刻報告班主任,有助於班主任完成自己的kpi(績效指標)。
第二種可能,多出來的是死人,其他同學也是死人,前者是為了讓班主任抓住那位同學,而其他同學是死人這一點,如果被自己發現,而自己又報告了班主任,那麼班主任就會重點關注自己。
先是讓他們自我催眠,讓他們覺得這裡沒有死人,從而不會生出逃走的心態,其次,如果真有人察覺到了,比如卜程程這類學生,而這人又恰好聽從手冊的安排,將自己的發現告訴班主任,無異於自投羅網。
無論是那種猜測,學校一方,都不是什麼好角色。
既然如此,其他諸如保持安靜,聽從指揮,按時完成作業,不要結伴等規則,想必都是對他們有負面影響的,雖然目前還看不出是什麼,但她總覺得,精神層面的影響更多。
這種影響,甚至可能是在精神認知,以及記憶方面。
她一直覺得自己的記憶不對勁,在看很多人的時候,出現了熟悉感。
而且以往對她來說很容易就察覺出不對勁的地方,往往要反覆思考,經過很久之後才會發現。
如果自己是正常狀態,在進入學校的第二章就該看透這個手冊了(不。
這也印證了她之前的直覺——別做作業,別遵守手冊,不要相信班主任和老師等人。
除了以上這幾點之外,還有一些內容是暫且沒有明朗的。
比如,關於食堂的相關要求。
那個紅色的投訴箱,總給她一種不安的感覺。
還有存在不明的藝術樓,以及熱愛跳樓的吳老師等等。
疑點太多了,現在還不是逃走或者動手的時候。
安子亦和蘇搖鈴是在走到走過操場的時候,看見了迎面地而來的幾人。
陸野走在前面,“你們跟我來。”
明明兩撥人之間是直線,但是他卻饒了一個彎子,才帶著其他人走到蘇搖鈴和安子亦身邊。
安子亦問:“沒出事吧?”
趙曉隨點頭,但是臉色古怪,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其他人也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陸野看了眼前面的操場邊緣的陰影處,“先去那兒,呆會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