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正確答案更感興趣。
對名次,反而是雲捲雲舒,寵辱不驚。
晉院長壓根就沒想過本院的醫生能在第一輪比試中拿到名次。因為第二醫院在血液疾病方面確實很弱。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第二醫院除了普外、手法正骨這兩個強項,就沒有別的能拿得出手的醫療領域了。
“名次出來了!”
“我靠!沒搞錯吧!李敬生的名字怎麼上去了?”
“而且排在第一名,與僑邦醫院的王正海教授並列第一,我滴個天啊!”
第二醫院的醫生與院長看到螢幕上的名次排列,差點沒集體暈倒。
因為太難以置信了。
王正海教授能夠排到第一名,大家並不感到意外。
並不是因為這裡是僑邦醫院的會場,評委方就給他們開了小灶。而是因為王正海教授在血液疾病領域的名氣非常大,屬於國內最頂尖的血液疾病專家之一。
有多部權威的教科書,都是王正海參與,甚至直接主篇。
此人是僑邦醫院的著名專家中的頭部存在,屬於僑邦醫院最頂尖的名專家之一。
李敬生招進診所的紹兵醫生,雖然以前也是僑邦醫院的內科名醫,但是與這種頂尖名專家根本沒有可比性。
僑邦醫院年紀稍微大一點的醫生,只要沒被淘汰掉,基本上個個都是名醫。
但是能夠達到王正海那種高度,躋身於頂尖名專家之列,拿到院士候選名額者,卻是少之又少。
很多人都在猜測,王正海今年很可能會當選為院士。
當然,王正海教授本人對這件事情也挺尷尬。
因為自他進入院士候選名單以來,每年都會有這種呼聲與猜測。
結果,他已經連續三年都落選。
院士的名額有限,只有方方面面都有大貢獻者,才有可能成功入選。
競爭可比評正高職稱激烈百倍都不止。
很多大醫院的名專家,著名教授,在學術、科研、醫術方面的成就都不差,但是連進入候選名單的資格都沒有。
可見想要成為院士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那等存在,每一位都是所在領域的泰斗,是巨佬。
此時此刻,李敬生居然與這樣一位巨佬並列第一,引起會場一片譁然。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開始朝著第二醫院這個方向看過來。
大家都想看看,那個能夠與王正海教授並列第一的醫生是誰?
一些對第二醫院不瞭解的外省醫生,則開始四處打聽。
離江市第二醫院怎麼這麼強?
從來沒聽說過呀!
離江市第二醫院是不是比離江市人民醫院還強一點?
這話被人民醫院的院長和醫生們聽到了,一個個把臉拉得比驢臉還長。
尼瑪,人民醫院可是大三甲中的頂尖存在,在離江市也就只有僑邦能壓它一頭。居然有人把第二醫院抬到了人民醫院的頭上。
這簡直就是令人民醫院蒙羞,是奇恥大辱。
是個人都知道離江市的第字號醫院嚴重沒落。現在患者有難治一點的大病,誰往第字號醫院跑?
都是往人民醫院、僑邦醫院擠。
沒床位,寧願排隊等幾天也樂意。
第二醫院連三甲都沒評上,居然跑到人民醫院頭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