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生這兩天接診的病人確實很多。
“患者是個女的,就是發熱,頭痛,說是在你那裡買了感冒藥吃了,頭沒那麼痛了,還是發燒。有印象嗎?”
這麼一提醒,李敬生還真想起來了。
那個女的肯定不是感冒。
“患者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面板出現了黃染並且有皮下出血,是這個人嗎?”
“對對對!就是這個病人。怎麼樣,現在過來討論一下不?”
木主任基本上等於拉下臉在求助了。
或許是李敬生上次診斷出那個肺結核老人,讓木主任對他高看了幾眼。
認為李敬生在呼內領域應該有著不弱的水平。
這才請他過去會診。
“行,我馬上到第二醫院找您。只是事先說好啊,我的水平很有限,參與討論時您可得多照顧,多包容。”
人家木主任只差沒明著請了。
再拒絕,可真有點不厚道。
“醫學討論不分職稱高低,也不看經驗水平,大家集思廣益,一起攻克病魔才是正解。我在住院部的3號主任辦公室
等你。”
聽到李敬生答應過去,木主任說話的語氣明顯輕鬆了一些。
醫生是個高風險職業。
像他這種名醫,更加不容易。
經常有人說為虛名所累,其實說的就是這種。
地位和名氣擺在那裡,有事來了你不上誰上?享受名氣和地位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遇到這種疑難病例,下級醫生可以往上面推,上頭的醫生想推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把病人推到別的醫院。
這種事,偶爾幹一兩次還行。
次次把疑難病人往外院推,真當醫院領導是吃乾飯的?
他們肯定不答應。
而且這種事很傷名氣。
李敬生打車趕到第二醫院,在主任辦公室果然看到了木主任。
似乎正在用電腦查資料。
醫生們遇到解決不了的疑難病例時,查網上的類似病案例,加以借鑑,或者翻書都是不錯的辦法。有人脈的醫生,還可以向同行請教。
“李醫生來啦!病人正在病房內住院,昨天出現抽搐、頭痛劇烈、失語等症狀。我已經組織本院的醫生進行過一次討論,但是沒有明確結果,目前懷疑中樞神經出問題的可能比較大。”
木主任看到李敬生來了,立刻起身相迎。
然後直奔主題,介紹了患者的情況。
李敬生記得那個女病人昨天雖然有些症狀,但是人還算清醒。
交流正常,行動正常。
沒想到短短的一天時間,病情進展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