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7章 (第4/4頁)

推薦閱讀:

更不用說,五行之上,還有陰陽,生死等等更復雜的關係和力量。

在這方面,以蘇陽目前的修行經歷,所遇到的億萬萬修行者之中,包括他自己、聶凌波、戰平安三人在內,都做不到,無法很好的協調其中的共性。

當然,蘇陽做不到,不代表別人做不到。

目前已知的,可能,大概,也許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蘇陽只知道一位,那就是:李耳。

說實話,李耳或許才是蘇陽見過最厲害的求道者,也是最厲害的修道者,他獨創的太極大道,講究萬物均衡,萬物平衡的力量,可以把任何一種共性,都能夠完美的協調在一起,即便是對立的兩種關係,都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來進行均衡。

但,即便是如此,李耳也不敢胡亂修行,只是不斷的尋找和維繫一個平衡點,修煉的都是那種即對立又能夠統一的大道。

比如說陰陽、生死之類的,都屬於這個行列。

而如此具有天賦的李耳,都不敢任意開發萬物的共性,修盡天地大道,更不用說其他人了,恐怕即便是三大主宰、玉清天尊之類的強大存在,也不敢做出這樣危險的修行。

故,再次以韓正海為例,他修煉的刀盾之道,確實還有很深層次的開發,擁有更多的延展和共性,但修煉到五道尊境之後,韓正海就不敢繼續深入修行了。

皆因,韓正海清楚的感覺到,他已經修煉到了一個極限,再多一條大道,無論是開發鋒利大道、堅固大道,來增加刀盾的攻擊力和防禦力,還是開發天水大道,增加刀盾使用方面的變化,都做不到了。

因為,一旦韓正海選擇了繼續修行,他就無法再很好的駕馭和協調目前已修大道之間的共性。

屆時,若是引起什麼不好的變化,輕則功力盡失,變成廢人;重則,走火入魔,萬劫不復,變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這,就是為什麼韓正海修煉至五道尊境之後,轉修神道之因。

說實話,人貴在自知,有時候及時制止自己的衝動,見好就收,做出最理智的選擇,否則必然會付出衝動的代價。

韓正海便是如此,雖然放棄了多年堅持的修道之路,毅然選擇轉修神道,但是以他多年的修道生涯為基礎,在轉修神道之後,直接獲得更強大的戰鬥力,光是起點就是王級神話形態。

甚至,韓正海並沒有完全放棄修道,繼續以參悟大道,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他在神道之上走的路會更寬,最終至少也會是帝級神話形態的層次。

但,也只是這種程度。

皆因,三大主宰似乎並沒有傳授“天網”相關的知識,令韓正海之類的修士,在修行神道的過程中,並沒有掌握真諦,無形中限制了成長的上限。

而三大主宰、天魔王、普羅託斯之流,為什麼會限制“天網”相關的情報,這一點蘇陽就不知道了,大概是從諸天世界時期,諸神最輝煌的時期,傳承下來的規矩吧。

只是這一切就和蘇陽沒有關係了,他所需要知道的,就是目前自己還不夠強。

什麼時候,修成先天大道,能夠進入天網第六層,與三大主宰分庭抗爭,他才有資格真正的參與到相關的事件之中。

至於現在,蘇陽確確實實的正在向著這個方向在努力。

經過連續五天的閉關推衍,在聶凌波、戰平安二女的幫助之下,藉助聖境目前研究發現的共性修煉法,蘇陽勉強完整了第七條大道本源結構組合的重修規劃。

第七條大道,蘇陽依然選擇是獨創大道。

透過第五條大道律法之道、第六條大道刑典之道的共性,蘇陽選擇更進一步強化,自己對規則和秩序的掌控能力。

爾後,融合律法之道和刑典之道的共性,結合蘇陽對於“法”的認知,蘇陽重修的第七條大道,名曰:法治之道。

法治,顧名思義是依法而治的意思,這裡面尤其強調“法”的作用,是對律法之道、刑典之道的一種補充,強化律法、刑典方面的力量,更強化規則的運用。

簡言之,蘇陽宣揚的“法”,只要符合天地運轉之法的規律,那麼他本身便能夠執天地之法,發揮出極其恐怖的天地之力。

尤其是在律法、刑典方面的力量,結合泯滅劫力,真真正正做到替天行道的層次。

最新小說: 研途修仙 靈隱時代 無上聖主之都市重生 截教弟子諸天行 太白劍俠傳 秦時明月之大人才系統 劍道神尊 重生之末世求武 修真除妖錄 人在仙秦,開局征服風雲世界 封神:紂王,求求你當個昏君吧! 御刃之鋒 因為怕被打所以全加敏捷 凡人修仙傳之一定要苟 仙衍錄 穿越順便修個仙 無上道火 不朽劍帝:劍閣觀劍一百年 劍歌行 武唐俠義風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