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英智聞言,點了點頭。
李柃繼續道:“那時候你也五六百歲,該從宗主的位置退下來了。
你可以追求自己的修煉前程,也可以專注於自身家族,派系,繼續以大長老身份左右宗門決策,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得,流水不腐。”
聶英智道:“師尊曾經說過,靈香放置的時間久了,也有可能腐朽變質,但若焚燃,使之為用,則能發揮價值,我等權力是為更好為宗門效力,但若戀眷權位,尸位素餐,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李柃道:“是啊,其實古往今來,宗門,世家,大抵都是如此。
我輩修士踏上這條修煉之途,就要時刻面臨著超凡與入凡的矛盾,面臨著成道與不證的矛盾,同時也有其他諸多矛盾。
長生不朽之路並沒有那麼好走,所謂凡人,才要修仙,修仙者從來都是凡人……
因此,才會有宗門,世家,散修聯盟這些存在。
修士需要靈材,法寶,丹藥,各種各樣的資糧,需要靈峰福地,道友親族,需要凡人所需的一切……
但偏偏,最終目的又是要超脫這些。
我希望積香宗能夠更具效率的調動各方資糧,壯大道途,使得香道崛起。”
聶英智安靜的聽著李柃闡述這些東西,過往的數百年,他就早已隱隱約約有所領悟,也大概明白師尊為政的理念和風格。
數百年親政,執掌偌大一個宗門,更是真正理解了這些東西。
聶英智隱隱感覺,師尊的這一番話當中包含著數千年文明的智慧,心中不由亦是暗自欽佩,師尊果真不愧生具宿慧,天縱英才之人。
修仙界中,統治之術多因超凡偉力而顯得粗糙,很多道理,修士們並不是想不到,而是缺乏實踐的環境和必要性。
好比此前言及的中古時代,一個家族一名老祖,或者多名長老一起統治,任人唯親,各憑喜好,用得著什麼體制,門規?
老祖的話,就是規矩。
但歷史證明了這一套是落後的,至少,適應當年時勢的東西,已經不再適合當今時代了。
道途要崛起,宗門要興盛,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如若師尊和自己都是散修,都沒有發展香道的理念,當然可以不管那麼多。
但若想要在未來的大爭之世擁有一群志同道合,利益一致的門人,盟友幫忙,齊心戮力度過難關,非得發展勢力不可。
倘若紀元末劫降臨,別人怎麼樣他不知道,但至少,散修是真的很容易灰灰的。
其實最近幾百年間,諸多事情也證明了聶英智的這一見解。
中古遺風是認為一人之力可抵萬軍,事實也證明,這種理念有一定的正確性。
但問題是……
誰規定了那種強者就得出在草莽?
好像世家宗門更容易出現這種強者啊!
人家自身實力比你強,麾下部屬又比你多,還有一大群同階的道友幫襯,你一介散修如何能夠競爭?
於是,中古時代的草莽豪強落幕了,取而代之的是近古的修仙世家。
這些經驗可以套用在未來的大爭之世當中,香道未來也絕不是靠師尊一人撐起,而是要靠宗門之力。
此前天雲宗那些仙門積極改良,收回靈峰福地,建立世間皇朝,或多或少,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積香宗如今歷經數百年發展,更將迎來一個再度蛻變的良機。
是否能夠誕生出一批結丹高手,就靠最近這些年了。
如若東海那邊一切順利的話,六代真傳們也將成長起來,使得宗門和道途登上新的臺階。
擁有上百結丹,十餘元嬰的積香宗?
那將會是當之無愧的名門大宗。
那個時候,有如此厚實的基礎,也將自然而然把位於積香宗最上層的師尊等人推向更高的位置。
說起來好像有些不大厚道,但這次發生在東海的仙魔大戰,真的是積香宗的好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