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香宗展示了另外一種可能,不講究什麼世家和嫡庶的身份。
“算了,暫時不要想那麼多, 下個月你們就要回去了,好好準備一番吧。”
東方望月打斷了東方城的思緒,提醒他做好回去之前的準備。
“多看一看家族為你準備的那些東西,回到東海之前,就要對那裡的情況有所瞭解。”
……
接下來的一段時日,積香宗都在流傳著東海修修士們將要返回的訊息。
這一批迴去之人,大多都是新晉築基的東海世家後人,以及年紀在二三十歲之間的煉氣弟子。
仙盟和靈帝宗供養他們在此度過了相對安寧的一段時日,也該是時候返回故土,為自家勢力效力了。
很快又有一個新的訊息傳出,那就是積香宗也將派出一批年輕弟子前往東海,對其進行新一輪的支援。
此前分成數批前往東海的那些人, 也需要進行一些輪換。
反攻東海的戰爭持續了足足三十年,好不容易才有這般的戰果,該是時候補充兵力,以及召回部分老人了。
有些煉氣境界的修士把小半輩子都留在了那裡, 不讓人家回來榮養退役, 怎麼都說不過去。
有些築基弟子也需要暫時撤回, 或為養傷治病,或為拔擢重用,或進行各種安排。
掌控圩營海的這段時間,是最好的機會。
宗門的各院堂都忙碌起來,籌備物資,聯絡盟友,遴選人員,一樁樁都要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
好在積香宗以前也處置過西海煙波國那邊的情況,這些年間持續繁榮,攢下不小的家底,完全足以應付。
在這般的情境之下,新一批的弟子們踏上征程,前往東海參加仙魔兩道的戰爭。
這一次的助戰,規模甚至比上次還要更大。
浮雲臺上,李柃看完了聶英智呈上來的奏報,沒有多說什麼。
這是很早之前就已經定下的計劃,積香宗必須得有一批打過仗的修士,將來才好應對各種狀況。
如若一切順利的話,會有不少弟子在東海之戰當中成長起來,數百年後陸續進入宗門的中高層。
這也是百年樹人的大計劃。
聶英智恭敬問道:“師尊,可還有什麼吩咐?”
“雖然免不了會有一些死傷,但這可以避免將來更大的死傷,想來還是對宗門有益的。”
李柃想了想,如是對聶英智道。
“長生那邊,競爭天君之位也是必須的,只有儘早爬上高位,才有更多餘力把控全域性,我們得在天庭那邊安插心向自己的神靈。”
聶英智道:“師尊所言極是。”
李柃道:“至於賞功罰罪,務必嚴明,我們有必要趁此機會樹立起宗門的信譽,同時也是明確階級流通的途徑。”
“階級……”聶英智沉吟。
李柃道:“統治之術,分而治之,乃是不二法門。
有些宗門以世家或者靈峰為單位進行劃分,有些宗門則是以我們這般的修為境界層次來劃分,但無一例外,都存在著階級。
中古時代那種老祖威壓闔宗,一人一宗的做法在當代是行不通的,那種階級結構太簡陋,也太死板,扼殺了老祖之下眾人的作用。
天下如此之大,強者高手如雲,不可能總是靠著老祖一人之力去支撐。
這場戰爭下來,將會有一批喪盡潛力,亦或資質不佳之輩立下功勳,爬上高位。
不必有所疑慮,他們都是為宗門作出過貢獻的英雄之輩,當盡力扶持,委以重任。
短期來看,可能會造成一些資糧的浪費,但相比世家大族那些單憑身份就能天然高人一等的做法,至少更加公平,也能激勵更多天才之輩積極奉獻。
我們所要做的,是找到足夠公平的評判標準,如同大道一般,持久平穩的執行下去。”
“我明白,陰陽和合謂之道。”聶英智道,“以貢獻論英雄,兼顧未來潛力,乃是守中之法。”
李柃看著他道:“這些年你都做得很好,但也該是時候適當放權,栽培一下後輩子弟了,將來還要再扶他們一程,至少得再花上一兩個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