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歸一碼,無論怎麼死的人,該燒還是得燒呀。”
“那是,萬一詐屍了,害死全莊的人怎麼辦?”
眾說紛紜中,突然有人被黑影遮住,下意識抬頭看了一眼天空,頓時驚撥出聲:“有人在天上飛!”
“仙師,是仙師啊!”
人群譁然,緊接著,慌忙跪倒一地。
之所以說是仙師而非妖魔鬼怪之流,是因對方身上穿著華美衣裳,腳踏生雲香所轉化的白色祥雲,氣象非凡。
這是一男一女,兩名年輕的煉氣後期修士。
“圖臨港凡民聽好了,我等乃積香宗弟子,謹遵祖師法旨,來此救苦救難,傳香授道!
今有唵叭香,太乙香,有求必應香各一品簡方授之,家家戶戶皆可依樣效仿,自行琢磨鍊制。
其中唵叭香為驅鬼辟邪專用,可刺激普通邪祟精神,驅逐出境,太乙香為請神所用,可以溝通天神,化災度厄,有求必應香為祈福所用,可以有求必應,救苦救難……”
其實唵叭香真正的作用,是令鬼靈頭疼難受,相當於濃烈薄荷或者辣味對於人類肉身的效果。
太乙香為收集香火願力所用,有助於凝聚信仰,成就香火之神,但需一定數量基礎。
最有用的,當屬有求必應香了,它是信靈香和拒邪香的結合體,但是因著成本和煉製條件所限,也只能傳下簡方的普傳版本。
不過,世俗凡間所能遇到的妖魔鬼怪,其實大多都只是些幽魂,怨靈,行屍,紫僵,白僵之流。
正是這些不起眼的邪物,能夠造成極大的恐慌和殺傷。
修士們也不可能時時刻刻照看世俗,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間斷的在各處地方搜尋和獵殺。
故此,李柃決定普傳香方,令得家家戶戶燒香驅邪,擁有一定自保之力。
因為識字率不高的緣故,縱使積香宗弟子公開香方,甚至從行囊中掏出鍋爐,當場演示,老百姓們也聽得懵懵懂懂,難以記住。
但總會有些頭腦過人之輩認全譜方,甚至當場將其記錄下來。
“唵叭香,色黑有紅潤者至佳,爇之不甚香,而氣味可取用和諸香,又能辟邪魅,以軟淨色明者為上……”
“太乙香,擇日煉香按向和劑,配天合地四氣五行,各有所屬……”
“有求必應香,取信靈香五兩,拒邪香三兩,和合調劑……”
這當中,以岐黃之道的醫家們為最,而後是販賣藥材,相應香材香料的商人們。
這些方子,終究還是流傳出去。
……
“北海積香宗?那不是此前我們用過的信靈香,遐草香等物的源頭嗎?近些時日在玉琅山發號施令的李長老就是來自那裡的老祖!”
“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捨得拿出這些方子來傳授各方!”
“嘿,這個道友就孤陋寡聞了吧,《香典簡本》在北海那邊早有流傳,當中記載的信靈香,生雲香,拒邪香,酴醾香等物,都是可以配合法訣修煉神通,增益法術的!”
和普通凡民不同,修士中間,識字率高,對各種靈材,寶物的辨識和利用程度也高。
直接授予通傳的香方,甚至香道法門,遠比在世俗推廣容易得多。
尤其是在眼下的環境中,部分靈香可以有益於驅魔祓魅,解除瘴癘,更是對邪修秘法擁有一定的剋制之效,廣大散修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