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趙佶並未在意李彥幫寇仲溫說話,反而打趣道:“老實交代,伱收了那寇仲溫多少錢?”
李彥當即豎起三根手指,指天賭咒道:“天地良心,老奴可一個銅錢子兒都沒收。”
“諒你這老奴也不敢,走,隨朕去見見他們。”
趙佶雙手負於身後,大步出了書房。
李彥摸了摸心口位置,微微一笑,而後快步跟了上去。
他確實沒收一文銅錢,但青錢卻收了一萬貫。
該說不說,偽齊弄出的青錢,還真是無比方便,莫說幾百上千貫,便是幾萬、幾十萬貫,揣在身上也是輕飄飄的,絲毫看不出來。
太上皇南下,他也跟著遭罪。
家底大部分都在汴京城,被韓楨抄了個精光,帶去南方的錢財,也遺失在了金陵和杭州。
趙佶窮,他也窮啊。
大殿之中,寇仲溫與李文青早已等候多時。
見到趙佶到來,兩人趕忙躬身行禮:“微臣見過太上皇。”
端坐在主位上,趙佶朗聲問道:“何事求見?”
寇仲溫朗聲道:“回稟太上皇,衢州百姓與士紳富商自發捐款,用以犒勞勝捷軍的將士,所籌善款共計五十八萬貫,這是賬目,還請太上皇過目。”
五十八萬貫?
趙佶心下一喜。
他現在很缺錢,非常缺錢。
去歲蔡京幫他撈了不少錢,打算用來修建新皇宮,結果皇宮設計圖都沒畫完,齊軍就打來了。
無奈之下,他只得帶著一部分金銀倉惶出逃。
結果到了杭州,還沒安生兩天,齊軍水師又打來了,這次比上次更加危機,趙佶連金銀都沒來得及帶走,全部便宜了偽齊水師那幫丘八。
寇仲溫這五十八萬貫,著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至於這筆錢是不是百姓自願捐贈,壓根就不重要。
翻看著手中的賬本,趙佶面帶笑意地稱讚道:“不錯,衢州百姓被兩位愛卿教化的很不錯。”
“此乃太上皇聖恩,微臣不敢居功。”寇仲溫趕忙說道。
趙佶沉聲道:“寇卿如此才幹,當一個知州太屈才了,朕升任你為戶部尚書,入門下侍郎。”
“臣……拜謝陛下!”
寇仲溫心中湧出一股狂喜,行大禮叩拜。
門下侍郎,副相啊!
從一介知州,一躍成為副相,這真可謂是一步登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