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完顏宗翰只能將這三四百副棉甲配備給麾下的精銳,外層再穿一副鐵鎧,配合巨盾,勉強可以頂住火器、火炮的轟擊。
這支裝備了棉甲的精銳,需謹慎使用。
好剛用在刀刃上!
儘管都說齊軍火器兇猛,但完顏宗翰卻對這次大戰信心滿滿。
軍械終歸是外物,當初他隨阿骨打起事時,部族之中能戰之士不足千餘,鐵甲只有可憐的二十九副。
結果那又怎樣?
照樣打的遼軍丟盔棄甲,屁滾尿流。
所以說,將帥和士兵才是根本。
如今十二萬打九萬,且騎兵數量是對方的三倍,優勢在我!
……
四月初九,陰,微風。
這一日,大同府大門洞開,完顏宗翰率領一眾親衛,架馬來到軍營之中。
不多時,十二萬大軍出營,直奔齊軍而去。
等了四日,總算等來了陰天,完顏宗翰不想放過這樣的好時機。
“報!完顏宗翰出城趕往軍營,疑似出兵迎戰!”
聽到這則戰報,韓楨微微一笑:“可算給完顏宗翰等到陰天了。”
聞言,耶律餘睹提議道:“陛下,這兩日恐有雨水,對火器發揮不利,不如擇日再戰。”
十萬人以上的大戰,不是短短一兩天就能分出勝負的,往往需要打數日,甚至一兩個月都有可能。
畢竟人數擺在那裡,雙方光是擺開軍陣,就需要半日時間。
他沒有親身經歷過火器與野戰炮在野戰時的表現,倒也可以理解。
韓楨卻擺擺手:“不必,速戰速決!”
他沒有太多時間耗在雲州,同時對麾下將士有絕對的信心。
況且,經耶律餘睹叛金降齊一事,對齊軍士氣打擊極大。
十二萬其中,半數都是契丹人,不少人在軍中受到女真督軍的欺壓,他們會怎麼想?
不論是軍械還是士氣,雙方都不在一個檔次。
正是考慮到這些,所以韓楨才敢做出這個決定。
決定之後,韓楨開始下令:“韓世忠統三萬前軍,武保為副將,從旁協助,率先出營。”
“末將領命!”
“魏大統後軍,于軍為副將。”
“末將領命!”
“何灌統兵一萬八千,負責左翼。”
隨後,韓楨又將目光看向耶律餘睹:“晉王率領麾下將士,負責右翼。”
耶律餘睹神色一凜,鄭重道:“臣領命,必不負陛下所託!”
他知曉,齊國是自己最後的避風港了,所以此戰必定要好好表現。
三姓家奴,自古就受世人唾棄。
如果再被齊國趕走,那就再也沒有人會真心接納他,下場必定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