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五十年前,不僅是西楚國的國都,更是如今楚國的北面門戶。而就在這座對楚國意義非凡的城池之中,十萬楚軍嚴陣以待著。
北面,乃是關東兩大強國,趙國與齊國的聯軍。兵力,更是楚國的兩倍。而西邊同樣有八萬魏卒聚於泗水郡,與五萬楚卒對峙著。
兩線作戰,令楚國的局勢極為不樂觀。但凡有一線被攻破,對楚國而言,都將會是滅頂之災。
大帳之內,新登基甚至還不滿一年的楚皇夏澤與一眾將領們,聚集在一張碩大的地圖之前,沉默不語。
還算寬敞的大帳,此刻的氣氛卻是顯得壓抑至極。
夏氏取項代楚的時間,不過只有短短的五年罷了。但是,這五年之內,楚國其餘五國之間的戰爭就從未停歇過。
劉漢,韓齊,與楚國的實力幾乎相差無幾。可是,自從五年前楚國發生內亂,實力大減之後,兩國對於楚國便展開了瘋狂的掠奪。
而其餘的魏,韓,趙,燕,四國,同樣也想借機從中撈取好處。曾經六國合縱對付劉漢的局勢,頓時變成了連橫。
不過,好在太祖夏勝本就是曾經久經沙場的宿將,七國之中,也是聞名遐邇。
加之太祖夏勝本就牢牢掌握住了楚國三分之二的軍隊,主動出擊,長驅奔襲齊國。
夏勝的果斷,令齊皇,韓信之子韓勝沒有一絲防備。甚至,整個齊國上下也沒有來得及防範。
楚軍入境,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攻克了齊國的泰山郡,舉世震驚。
齊皇韓勝,也不傻,更不會到用齊國的兵力和土地,拖住楚軍,讓屬於劉漢控制之下的韓魏討得便宜。
齊皇請和,楚皇夏勝也是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撤兵,給足了韓勝的面子。
雖然這次出征,楚國並未得到明面上的任何好處,不過,士氣卻是空前膨脹。
取項代楚的夏氏,也算是徹底確定了在楚國的正統地位。
先機已失,再開戰端,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原本還蠢蠢欲動的漢國,只能撤去了原本的安排。
不過,這次楚國雖然度過了危機,甚至很好的化危機為際遇,但是,原本的連橫政策確實並未發生絲毫動搖。
尤其是這次夏勝以超乎尋常的速度,攻克了齊國泰山郡。
等於狠狠抽了齊國一巴掌,即便後來給足了韓勝的面子,這根刺還是紮下了。
太祖夏勝,當時已近耳順,但卻依舊有著一股雄心壯志。
登基後,幾年下來,在他的安排,以及楚相景文的協助之下,漢齊兩國之間的關係,開始不斷出現裂痕。
只可惜,就在這快要破碎的時候,夏勝舊疾復發,終年不過六十有二。
夏勝離世,令整個楚國再度動盪了起來。
為了鞏固得之不易的皇權,太子夏澤甚至未曾服滿喪期,便即位登君。
果然,夏澤即位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漢齊兩國,便立刻展開了行動。
夏澤的威望比起其父夏勝而言,自然是差了不少。
但是,同樣也隨夏勝久經沙場。
為了穩固人心,夏澤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