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憤怒的一甩手,恨恨的罵了一句。
“如果張飛根本沒有派軍隊去支援河內,那麼平陽亭方向至少有五萬大軍。以五萬大軍圍殲急行百里已經疲憊不堪的前鋒軍,還不是手到擒來?快走吧,現在撤退還來得及。一旦被北疆軍包圍,憑孟德兄的兩萬人,不但無法救出我們,連燕城都會丟掉。”顏良面孔通紅,急得直冒汗。
劉備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漸漸冷靜下來。自己打了一上午,寸步未進,看樣子想把夏侯淵那兩萬人馬救出來是不可能了。現在退回去,燕城方向還有八萬人,還能和北疆軍繼續對抗,但如果自己把這四萬人斷送了,北面戰場就是一潰千里之局,再也沒有挽救的可能了。
“撤……”劉備咬咬牙,斷然喝道,“撤回燕城。”
………………
戰場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劇烈的顫抖著。
一萬八千騎兵大軍如江河決堤一般,呼嘯而下,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戰場,把所有的東西都席捲而去,只留下片片血肉模糊的汙跡。
叛軍士卒遭受了滅頂之災,他們沒有絲毫還手之力,他們疲憊的身軀因為恐懼甚至連奔跑的力氣都沒有了,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被淹沒在數不盡的馬蹄之下。
夏侯淵的戰馬被射中了,慘嘶著一頭栽倒在地。他搖搖晃晃的站起來,一把拽掉歪斜的戰盔,等待著死亡的將臨。
一隊聯軍騎兵絕塵而來。
高幹眼明手快,伸手抓住夏侯淵的衣甲,把他騰空拉到了馬背上,大聲吼道:“走,逃到前面樹林裡,快,快……”
有了第一次逃跑的經驗,這次高幹鎮定從容多了,並沒有因為背後鋪天蓋地的北疆騎兵而嚇得肝膽俱裂。
………………
晚上,劉備率軍撤回燕城。
曹操強忍悲痛和沮喪,和眾人緊急商議應對之策。
第二天凌晨,夏侯淵、高幹帶著幾十個親衛逃回燕城。
第二天上午,張飛帶著步騎大軍又回來了。他把割下的叛軍將士的腦袋在城下堆成了一座小山,然後耀武揚威地回營了。
這座人頭小山嚴重打擊了叛軍計程車氣,就連曹操都失去了擊敗北疆軍的信心。此次如果不是劉備、顏良撤退及時,估計自己就徹底玩完了。對面的張飛太厲害了,不愧是北疆第一悍將,和這種人打仗,自己沒有半分把握。長久對峙下去,自己有可能喪命於此。他隨即產生了撤兵的念頭。
就在他苦無藉口的時候,一個讓曹操恐懼的訊息傳來了。北疆軍於凌晨渡過延津渡,並迅速佔據了胙城、延津和酸棗。大軍後路被切斷了。
曹操和諸將大眼望小眼,一個個目瞪口呆。
直到現在,曹操才徹底明白了,自己這一招聲東擊西之策,恰好中了張飛的聲東擊西之計。兩人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結果張飛搶先一步佔據了先機,而自己棋差一著,慢了小半步,輸了個乾乾淨淨。
“撤吧。”曹操無需猶豫,也無需藉口了。現在如果不撤,等北疆軍在延津、酸棗一帶牢牢站穩了腳跟,八萬人馬就成了甕中之鱉,要被張飛一口一口吞掉了。而聯軍一旦損失掉這八萬人馬,幾乎已經宣告了失敗的命運。因為聯軍如今唯一的優勢就是兵力幾乎兩倍於北疆軍。可一旦這八萬人馬全軍覆沒,那聯軍的兵力優勢就再也不明顯了。憑藉北疆軍強悍的戰力,聯軍幾乎無法與其相抗。
尤其是曹操本人,他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光桿司令,這是曹操絕對不能接受的。
曹操率軍南下,撤到烏巢。
烏巢位於酸棗東南方向四十里,濮水河和濟水河交匯之處,距離封丘城只有十五里。
烏巢因其南臨烏巢澤而得名。此時屬於酸棗縣管轄。
在另一個時空,烏巢可是大名鼎鼎的。這一切都是因為公元200年(漢獻帝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爆發以後,袁紹屯糧於烏巢。曹操採納謀士許攸的建議,親率五千精兵夜襲烏巢,成功地燒燬了袁軍的所有糧草物資。袁軍旋即大敗於官渡。烏巢之戰,可謂是決定了袁紹和曹操的成與敗。
不過,在這個時候,這一切都註定不會發生了,袁紹被李翊趕到了黃河以南,還跟曹操成了盟友。雙方如今都面臨著生死危機,正同心協力的對抗李翊這個穿越人士呢。
然而,不平凡的地方註定將不平凡,如今,一場將決定中原歸屬的大戰,又即將在這個神奇的地方打響。
駐守封丘的袁軍接到曹操的求援後,渡過濮水河接應。
曹操安全撤回,隨後奉袁紹的命令沿濟水河南岸,西進到河南境內,進駐原武、陽武兩城,和北疆軍對峙於陰溝水。
至此,北疆軍逼近鴻溝水,威脅河南,中原戰場上的交戰雙方逐漸形成了決戰態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