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建安四年五月上旬。李娥、呂布、高順、陸文龍、宇文成都等人陳兵薄城。
叛軍襲擊昌邑得手一事讓北疆軍上下顏面無存,李娥和諸將深感恥辱,發誓要擊殺周倉重創徐劉備軍,攻擊薄城的戰鬥因此打得異常激烈。
高順、魏延、管亥親臨城下督戰,李娥、陸文龍、宇文成都三人親率騎兵穿插於薄城、考城、己氏城和汳水河之間,頻頻阻擊北上救援的叛軍。
薄城很快失守,程昱、周倉等人率軍退守考城。
李娥和諸將商議,認為叛軍屯兵於考城,實力充足,強行攻打不但太長,兵力消耗也太大,必須要改變攻擊策略,以求迅速向中路主力大軍靠攏。
正好此時行轅的書信也來了,催促他們儘快攻擊前進,奪取雍丘和襄邑,保護主力大軍側翼安全,威脅豫州。
從行轅的要求出發,李娥等人隨即決定以一部騎兵牽制考城的叛軍,把他們拖在考城一帶,一部步騎大軍則在高順、荀棐的率領下,渡過汳水、睢水河,直插滑亭、高陽亭一線,切斷雍丘和襄邑之間的聯絡,然後聯手主力大軍包圍雍丘,集結重兵南下打襄邑,逼迫考城、襄邑一帶的叛軍南撤到梁國境內去,為主力大軍把戰線穩定在浚儀和開封一線贏取時間。
議定了攻擊之策後,高順、陸文龍、宇文成都隨即率軍北上,步騎聯手,配合默契,以迅雷不疾掩耳之勢攻佔了滑亭、高陽亭一線。
此刻閻柔已率軍包圍了雍丘,困住了城內為數不多的守軍。高順無後顧之憂,遂領軍南下,直殺襄邑城。
徐璆率豫州袁紹軍剛剛進駐襄邑,便遭到了北疆軍的攻擊,一時猝不及防,被打得暈頭轉向。徐璆不知圍城的北疆軍到底有多少,驚慌之下,遂有撤軍退入陳國之意。
但他又擔心自己撤軍後,程昱的軍隊會被北疆軍包圍在汳水河北岸。於是一邊死守城池,一邊派人飛告考城的程昱,請他撤過汳水河退入梁國境內。
程昱聞訊大驚,他沒想到北疆軍在躍進千里、連續作戰一個多月後,還能保持如此強勁的攻擊力和匪夷所思的攻擊速度。
如今雍丘被圍,襄邑受擊,自己被困汳水河北岸,已經無法阻擊北疆軍向陳留靠攏。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著徐璆還在死守襄邑的時候,馬上撤到汳水河南岸,退守梁國郡治睢陽,以圖儲存實力。
程昱、周倉連夜棄守考城,南下八十里渡過汳水河,進駐葛鄉。
程昱安全了,襄邑城的徐璆卻陷入了困境。北疆軍在高順的指揮下,以騎兵包圍城池,以步卒猛攻北城門。徐璆進退不得,不得不向程昱求援。
葛鄉以西一百里就是襄邑城。程昱得到訊息,急派曹純領虎豹騎救援。
虎豹騎剛剛渡過睢水河,便遭到了北疆騎兵的圍攻。陸文龍和宇文成都指揮騎兵呼嘯而上,雙方激戰。城內的徐璆趁機突圍,高順隨後追擊。雙方一前一後,糾纏在一起,殺得血肉橫飛。
這時程昱、周倉率軍從寧陵方向渡過睢水河,迎頭殺上。高順及時鳴金,命令大軍停止了追殺。叛軍隨即撤入己吾城。
當晚,程昱、徐璆和周倉、曹純等人商議,是否放棄南線戰場,退守豫州。
現雍丘、襄邑丟失,以大軍現有的兵力,雖然不能奪回來,但可以發動反攻,牽制北疆軍的兵力,給中路戰場上的聯軍減輕負擔,贏得鞏固防線的時間。
不過,於最近一個月劉備軍幾乎傾巢而出,糧草輜重的供應非常緊張。朱靈、紀靈的大軍就是因為糧草週轉不濟滯留在沛縣,暫時無法前來會合。
豫州的糧草大部分要提供給中原的主戰場,在沒有袁紹的同意下,暫時也難以調撥給南線各路大軍。
另外,孫策,周瑜的軍隊也遲遲沒有訊息,不知何時才能北上。
如今兵力沒有優勢,糧草輜重也短缺,反攻的難度太大,諸將都不想繼續留在南線戰場上。
考慮到擅自放棄南線戰場,將給中路戰場造成很大沖擊,程昱、徐璆等人不得不仔細分析形勢,權衡利弊。
目前北疆軍已全線推進到中原腹地,佔據了兗州全境,士氣如虹。聯軍短期內要想取得反攻的優勢,或者開始反攻,根本不可能。
不過北疆軍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血戰後,將士們精疲力竭,此刻面對已經固守在封丘、浚儀、開封等第二道防線上的對手,也是無力再攻,雙方即將進入僵持階段。
程昱覺得此刻退守豫州還是利大於弊。
退到豫州後,大軍的糧草可就近得到徐、豫兩地的補充,將士們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整時間,另外還能集結兵力,伺機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