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速度,他們怎麼比?
按照現在重大專案層層審批,層層彙報,層層討論的流程,要是微電子聯合公司此時也啟動同樣的專案,估計等到明年下班的時候,這個專案都還沒有批准下來呢。
要想量產,更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關鍵是不僅張少華過去了,原本742廠和1424研究所的一批技術員也跟著過去了。”
“有些人甚至連檔案資料都不管,直接就做火車去到深城,加入了嶺南半導體。”
“聽說只要是專業的半導體技術人員,在嶺南半導體那邊最低工資也是300元起步。”
“至於像是張少華這樣子的廠長,工資更是可以達到好幾千元一個月。”
“這還沒有計算獎金,沒有計算嶺南半導體那版分配的別墅和配車之類的待遇。”
趙東方說到這裡,覺得自己都有點羨慕了。
到了他這個級別,倒也不需要特別的為錢擔心。
但是要說手裡面隨隨便便能夠拿出幾千元出來,那也是有點壓力的。
可是原本工資還不如自己的張少華去嶺南半導體之後,一個月的工資比自己一年都要高。
這就有點刺激人了。
難怪前段時間742廠不少人選擇了放棄加入微電子聯合公司啊。
“這不是亂來嗎?”
“嶺南半導體如此壞規矩,到時候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風氣都被他們搞壞了。”
王宏貴心中咯噔一聲響,知道接下來自己的工作估計要更加難做了。
上級成立聯合微電子公司的目的在於推動華夏微電子產業的發展,促進科研與生產的結合,形成產業鏈叢集,並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但是如果嶺南半導體那邊揮舞著鈔票到處挖人的話,那麼來呢和微電子裡面許多技術人員肯定會被挖走。
沒有人足夠的技術人員,聯合微電子想要推動產業發展,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半導體行業可不像是紡織、煤礦等行業,隨便找個人都能很快上手。
這一行對於人才的門檻是相對比較高的。
哪怕是生產車間的工人,需要懂的東西也很多。
“廠長,我們要不要跟部裡面反饋一下?”
“不能任由嶺南半導體這樣子搞下去。”
趙東方能夠成為聯合微電子公司的總工程師,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跟王宏貴是連襟關係。
所以他很多時候自然而然的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要不然以他的情商,還坐不上這個位置。
“部裡面的領導都出席了嶺南半導體的奠基儀式,嶺南省那邊也有大量的領導參加,其他部委也都有領匯出席。”
“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我們找部裡面投訴,會有效果嗎?”
王宏貴太清楚一個大型的晶圓廠和晶片製造廠對當地的吸引力。
部裡面肯定也樂意看到自己不花錢的情況下,國內的晶圓生產技術和晶片生產技術就能上一個臺階。
所以投訴肯定是沒有效果的,甚至指不定還會挨一頓罵都不奇怪。
到時候領回來一些自己搞不定的人物,那就悲劇了。
“那……那我們就放任這個局面發展嗎?”
趙東方這話說的,讓王宏貴聽了非常的難受。
但是他又知道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非常的有限。
只能先觀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