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積極性自然不同。
如此好的機會,江輝自然不想首都汽車製造廠錯過。
特別是這種企業放權的改革,對於自己今後的一些謀劃很有好處。
所以江輝可以說是千方百計的想要推動廠裡面朝著這方面去發展。
“這種事情過去是從來沒有人做過的,我們主動的衝上去,會不會有風險?”
現在畢竟才是1978年12月,距離那些特殊的日子還不是很遠。
陳奇固然是想要搞點成績出來,但是也擔心出現什麼意外。
“我們的報告前面可以引用這一次大會的相關精神,甚至是把總師的一些話給放在前面。”
“然後再把我們的想法給提出來,當然了,我們不是隻提自己,而是提議選擇一批廠家作為試點,比如八家或者十家首都、滬上、津城等地的重點企業。”
“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嘛,萬一我們的這個申請成功了,那麼很可能將會成為一個典型,為廠裡帶來巨大的榮譽。”
“廠領導們的眼光也會被一機部高看,到時候也許會有額外的機遇。”
江輝這麼一說,陳奇立馬就來勁了。
對他來說,自己已經是總工程師,再升就是廠長,但是難度很大。
如果有機會從首都汽車製造廠的總工程師的位置晉升到其他工廠的廠長,或者是去到部裡面的話,他的人生就變了。
陳奇有一點背景,但是也非常的有限。
如果有大功勞的情況下,繼續提升是完全有可能的。
否則就只能在現在的位置上幹到退休了。
“你具體說一說這個改革是怎麼個改法,等會我去找廠長先溝通一下。”
陳奇滿眼期待的看著江輝,對這個事情的興趣明顯是很大。
“我是這麼想的,關於擴大國有企業自主權的問題,這次大會之前經濟學界就有過探討。”
“1956年高尚全先生就提出企業自主權過小,主管機關集權過多。”
“1961年,孫冶方先生鮮明地指出在簡單再生產的範圍內的事情是企業的小權,國家不應該再管。”
“透過擴大企業自主權改革,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上開啟一個缺口,初步改變了過去只按國家指令性計劃生產、不瞭解市場需要、不關心產品銷路、不關心盈利虧損的狀況,增強企業的自主經營意識和市場意識。”
“我們打報告申請國企實行經濟責任制的改革,是要把企業和職工的經濟利益同他們所承擔的責任與實現的經濟效益聯絡起來,使廣大職工以主人翁的態度,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這完全是符合這一次大會的精神,很有可能成為改革的典型案例……”
江輝快速的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出來,陳奇聽了連連點頭。
要是在今天之前江輝跟他說這些東西,他肯定是不敢輕舉妄動。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大會的精神已經正式的見報,首都汽車製造廠要是能夠成為首先響應的企業,那麼好處真的是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