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建築被設計出來的時候,必然會因為用途而有所偏差,例如普通居民的住房肯定和軍事要塞不一樣,住房考慮的是住人,要塞更多考慮的是抗攻擊的承受性。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建築群是個要塞,才能扛過歲月的洗禮,撐到如今採集者們把它發掘出來。
“我覺得也是,很多地方都有防震防衝擊的設計,建築群的骨架採用的也是多段並聯的方式,明顯就是為了提升外力破壞的設計思路。”
有個體贊同了採集者的思路,認同這處遺蹟是一座要塞,不然沒辦法解釋這樣的結構設計。
外部基本已經探索完成,採集者們對遺蹟展開深入內部的探索,深入到一定距離後,開始出現一些生物化石。
“是屍骨,應該是這座建築群的居住者和建造者。”
採集者確信自己的判斷,因為在尋找了一圈後建築內,只有這一種生物化石,沒有其他物種的化石,也就意味著,這些生物化石的主人應該就是原先居住在這座要塞裡,也是修建這座要塞的智慧物種。
當然,也有其他猜測,比如這些骸骨是入侵者,要塞的修建者與他們交鋒後全滅了這些入侵者,然後又因為某些原因集體撤離。
不過在種種猜測中,採集者們還是更傾向於第一種,即這些化石的主人就是要塞的修建者與居住者。
“這種大腦長在身體內的生物還是第一次見,沒有頭顱的生物構造。”
四肢都很相似,沒有脖子,從骨骼結構上看,本應該是脖子的的位置是一張嘴,大腦在身體內部,然後基於腦的位置,眼睛就不得不連線到後背。
但比較讓採集者感到怪異和好奇的是,這樣的眼睛設計思路,該物種又是怎麼實現視物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因為不是主要問題,所以它們決定暫時之後討論,先勘察這些智慧物種的死亡現場,查詢他們的死因。
“他們的死因是什麼?”有個體問。
“讓我看一下,嗯……根據現場觀測的種種痕跡來看,應該是死於窒息或者穿透性射線,亦或者病毒、毒氣這些。”
因為骸骨上沒有什麼傷痕,也就是說非自然死亡只可能是以一種對身體損傷度很小的方式進行的殺傷,因此便有了這些設想。
不過,很快就有個體提出異議,原因就在於異議者一些骸骨的周圍和骸骨內發現了一些東西。
“不,他們是死於某種武器,別看他們骨骼完好,但那是因為他們遭遇到的攻擊威力小,剛好要了他們的命而已。”
武器是一種鋼針,大概五厘米長,存在於骸骨的四周和骸骨內,有些鋼針則是要塞的牆壁內。
“鋼針……”
“依靠這種鋼針刺入大腦,從而達到殺傷的目的,第一次見到這種武器。”
這是一場屠殺,針對一座要塞內所有智慧物種的屠殺,他們的敵人是經過訓練的強大特種戰士,持有的是一種可以發射鋼針的武器,可以一擊制要塞內智慧物種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