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發現什麼嗎?”採集者問。
採集者們按照同族給予的指示,搜尋這個三恆星系統,但一無所獲,除了找到一顆擁有複雜生態圈星球,以及上面一個正在從野蠻向文明國度的智慧物種外,掘地三尺挖到地心都沒有找到其他的什麼類似遺蹟的東西。
似乎這個恆星系統真的什麼都沒有。
“什麼也沒有發現,連痕跡都沒有。”
同族回應採集者的詢問,這樣的回答讓採集者心生疑問。
“怪事,如果那星圖片段中的四個座標不是敵人的座標或者殖民地,那個被毀滅的文明又是基於什麼原因將這些座標標記在星圖上的呢?”
就算是閒得無聊也不是這種無聊法,那可是在一處戰場中找到的星圖片段,軍艦的計算機主機裡會塞一些無用的東西嗎?
總不可能是某個在艦橋工作的船員閒得無聊隨便標註的四個座標吧?
在採集者疑惑之際,同族提出了自己對於這些疑問的看法。
“或許是時間沖淡了痕跡,如果那個文明的材料學很低,五千年的時間足夠洗刷掉他們的一切。”
沉思一番,採集者回答。
“還是繼續再等等看,其他三個恆星系統的探索還沒有出結果。”
……
“全體注意!開始減速!”
隨著亞光速狀態下的叢集率領者一聲號令,整支躍進生物叢集開始湮滅自己正前方的反物質護盾進行減速,巨大的光芒外散,它們也隨之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後坐力施加在它們軀體的每一個細胞上。
正前方的星虹散開,流光掠影似的竄到了躍進生物叢集的後方,這些從星虹中脫離出來的星辰,起初被藍色的光芒所包裹,在越過了躍進生物叢集后,從藍漸變成紅,最後消失無蹤。
等到速度下降到一個程度時,星虹徹底的被肢解,群星迴歸到它們的正確位置,處在躍進生物叢集正前方的正是它們此行的目的地恆星。
“是一顆藍矮星系統,物質量很少,才兩顆類地行星,體積都很小。”
在抵達恆星系統外圍後,躍進生物叢集中便有采集者立即進行無線電雷達的釋放,大功率的雷達波橫掃整個恆星系統,再反射回來,躍進生物由此掌握了目的地恆星系統的大體環境資訊。
行星物質的稀少意味著採集者們接下來的殖民建設難度很大,因為孕育巨構生物是需要很多物質,而其中,星軌和反物質巨構都是殖民恆星所必須存在的巨構。
採集者們要想在這個恆星系統站穩腳跟完成建設任務,恐怕需要和遠方的同族聯絡,讓它們那邊運送大量物質過來才行。
“但這也節省了我們勘測的成本,為了省事就把這兩顆星叫一號星和二號星,叢集分成兩批,你們去距離恆星較近的一號星,我們去距離恆星較近的二號星。”叢集率領者道。
除了殖民建設外,採集者還有另外一項任務,那就是勘測這個恆星系統,找出與文明相關的東西。
根據從一處太空戰場中找到的星圖片段,採集者們找到了四個座標,目前的這個藍矮星系統就是其中之一。百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