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細化,這樣的問題就能夠解決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比方說人臉識別,張三出門惹事被人打了,臉上腫了個包,然後人工智慧就認不出張三是它主人了,你要說這個人是它主人張三,那臉上為什麼會腫了個包?它主人張三臉上可沒有包。
當然,靈域是要比地球上那些人工智障高階得多,這樣的問題相信輝文明肯定有想到,並考慮過怎麼解決。
但這樣的問題肯定是能做到治標而不能治本,連製造者本人都可能被資訊誤導判斷,造物又是憑什麼能做到不被誤導?不被誤導就必須無所不知,但那樣的話,就是‘神’了。
料定這些的初設計出漣漪巨構,波動時空本身,讓靈域難以獲取使用者本身的時空資訊,以及目的地時空的資訊。
經過初這一解釋,採集者們大致理解了初的意圖,但有些地方仍然是不理解。
“可是我不明白,恆星質量遠大於漣漪巨構,為什麼它的時空漣漪沒有對靈域的使用造成影響。”有個體向初發問。
是的,恆星的質量要比漣漪巨構大得多,為什麼在戰場上,恆星所掀起的時空漣漪沒有對協調會、神聖沃姆邦國的艦隊造成影響?恆星本身就始終圍繞著銀心公轉,不可能沒有引力波產生。
要知道質量越大,掀起的時空漣漪也就越大,因為引力波和引力大小是直接掛鉤。
既然時空漣漪會對靈域造成影響,照理說,協調會也好、神聖沃姆邦國也罷,都不可能在恆星系統內正常使用靈域才對,但事實卻相反,瞬移和光劍秀了採集者們一臉,恨的牙癢癢又無可奈何。
初回答,“因為計算,恆星造成的時空波動過於單一,很容易就能演算推匯出來,那些行星也是如此,所以那些靈域使用者甚至都能在行星地表不受影響的使用靈域。”
“漣漪巨構就是針對這一點而進行設計,提高時空波動演算的複雜性,57193個引力環運動所導致的波動性疊加,這就需要要求靈域精準的把握住57193個引力環運動所產生的引力波,還要考慮這些引力波之間相互干涉而形成的新變數,演算難度指數級增加。”
根據初的答覆,採集者們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但靈域應該能算出來,只不過時間會比較長。”
既然只是提升演算難度,那隻要時間長一些,不就可以算出來了?那樣的話也就只是延時了靈域發揮效用的時間,而不是徹底性的干擾其發揮效用。
初承認了這點,但它也根據這點有所涉及。
“沒錯,但這點我也考慮到了,所以專門將環進行的分類,除了中心的那三圈環外,其他的環都只是專門用於產生引力波的波動環,最內在的那三圈環則是變數環,專門給漣漪巨構所掀起的時空波動增添新的變數。”
“變數環這三個個體不受外界資訊干擾,只要保證環不崩潰作為前提,它們會隨意地更改內在粒子束的運動速度,這會導致它們本身質量會發生起伏波動,進而讓引力波發生改變,引力波彼此疊加又是一系列的變化,再加上透過反物質推進改變翻滾轉速,引力波的變數性更加的隨機,這樣混亂的時空潮汐,靈域能不能算出來我不知道,但我敢肯定,天機巨構是肯定算不過來。”
採集者們這才恍然,靈域不可能直接讀取它們思想,因為沒有媒介,然後就會演變成,讓靈域來猜它們在想什麼,很顯然這是幾乎不可能辦到。
“原來是這樣,利用生物本身的混沌性,打破靈域的演算。”
“而且隨著漣漪巨構的數量增多,這樣的變數計算難度也是幾何式的在增長,等到測量出漣漪巨構的干擾範圍,就可以大面積的投入到實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