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帥,你說叛軍要往永寧逃竄?”
長坡嶺的中軍大帳,燈火通明,一眾參謀圍著一張碩大的貴州地圖反覆研磨。
而在大帳正中,則是一副軍用沙盤,上面正是按照比例縮小的貴陽城邊的實物地形圖。
教授了武學生們等高線和比例尺等現代地理知識,朱由檢將軍用沙盤一併拿了出來,到如今,新軍參謀司已經能夠熟練應用了。
盧象升面對李騰蛟的疑問,點了點頭,隨後走到沙盤前解釋道。
“貴州叛軍雖發自水西,但非全是水西安氏一脈,此次叛亂的近十萬土司番民,雖以水西安氏為尊,但卻來自貴州大小數百侗寨。”
“土司叛亂一為當地苛政,二則為隨軍搶掠,若是沒有持續掠奪而來的財貨人口,叛軍當會一鬨而散。”
“安邦彥和奢崇明多次叛亂,豈會不知道這一點,所以在貴陽城下受挫以後,回畢節或者遵義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去攻佔尚未遭受戰火的永寧,用財貨人口堵滿各路侗寨的嘴,叛軍才能保住士氣。”
聽完盧象升的一番解釋,一眾參謀便都把目光投到了沙盤上的永寧城。
“那大帥的意思是,要在永寧城下將叛軍殲滅?”
李騰蛟看了看永寧附近的地形,隨後望向盧象升,但盧象升卻笑而不答。
“大帥是想在叛軍前往永寧的路上截殺?”
下首的作戰參謀吳敬淡淡一語。
“自休所言不錯,永寧城東百里有一永平谷,是貴陽入永寧的必經之路,其谷狹長,兩側皆峭壁,此處圍剿,可保叛軍無一人能逃脫。”
眾人皆看向通往永寧的那處峽谷,果然如盧象升所說,是個伏擊的好地方。
“但我軍只有三千餘人,擊潰叛軍不難,但想一口吃掉這五萬人馬,恐也不妥。”
吳守德隨後又道。
“哈哈,自休所言不錯,我新軍確實難以將這五萬人馬一口吃掉,但加上川渝的官軍和石柱的白桿兵,應該就不難了。”
盧象升扶須笑道。
“但川渝和石柱的兵馬未必能在叛軍過永平谷之前趕到吧?”
李騰蛟遂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令通訊兵去給朱燮元、秦良玉和杜文煥傳信,說官軍要在永寧城東五十里的永平谷圍剿叛軍,想博個軍功的就抓緊,叛軍可不等人。”
盧象升轉身做回帳中案几之後,然後又道。
“貴陽距永平谷二百餘里,還多是山路,五萬人馬一日能行二十餘里就不錯了,要是十天後川渝和石柱的兵還趕不到,那也沒辦法了,只能靠咱們自己儘量的殺傷叛軍了。”
“不過,以我對朱燮元、秦良玉和杜文煥的瞭解,如此手到擒來的軍功,大隊人馬趕不上,領著數千精銳還是能行的。”
盧象升豪爽的笑聲,頓時感染了一眾參謀,整個中軍大帳一片歡聲笑語。
而在叛軍營帳之中,眾多侗主和水西的將領也都將目光投向了安邦彥,等著他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