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禮過後,朱由檢定神看著在大理寺監獄中關了一年多的俞諮皋,也是為俞大猷感到有些遺憾。
唉,老子英雄蓋世,兒子卻淪為了階下囚,想必俞大猷的在天之靈也是嘆息不已吧。
“起來回話。”
看著坐了一年監後,有些瘦削的俞諮皋,朱由檢便命其平了身。
俞諮皋聞言,心裡也鬆弛了下,雖說自從新皇登基後,自己在大理寺獄中的待遇好了不少,而且前來探望的親友也帶來了不少有利的訊息。
但一日不被開釋,俞諮皋懸著的一顆心也是久久難以平靜。
昨日,得知陛下要召見自己,俞諮皋便知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刻就要到了,是死是活就要看這次陛見了。
雖說已是鬼門關前走了一遭,但此時看到生路,俞諮皋心裡還是有些激動。
叩頭謝恩起身之後,俞諮皋便知自己這次應該是死不了了。
“俞卿,詳細跟朕說說銅山海戰。”
話音未落,俞諮皋剛剛放下的一顆心,便又懸了起來,但天子之問不能不答,稍微整理了下思路,便將銅山海戰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雖然已過去了四年,但從整軍備戰到最後潰敗,銅山海戰的每一個細節,俞諮皋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一個敗筆,這四年來每每獨坐都是在覆盤這場戰役的細節,即使身陷囹圄也在思索,如果歷史能夠重演,是否能轉敗為勝。
可思慮來思慮去,最後就得出一個結論,即使再來一次,自己還是得敗。
差距實在太大了。
歷經萬曆天啟兩朝,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遼東,撥付給福建水師的糧餉越來越少,士兵果腹已是艱難,更別提維持日常訓練了。
此次更被俞諮皋調動上陣,還是當時的福建巡撫朱一馮動用府庫犒賞換來的。
士兵都吃不飽,戰船更是破敗不堪。
與陸地的步兵不同,海兵並不是配把刀劍就能上陣殺敵的,必須得有船才行。
一艘看的上眼的戰船,動輒就要千兩以上的銀子,這對於本就捉襟見肘的福建水師無異於雪上加霜。
所以無論任何時代,海軍的建設都燒錢大戶,不投銀子還想讓海軍戰無不勝絕對是天方夜譚。
為了應付這場海戰,福建巡撫衙門動員了全布政使司之力,才堪堪湊了一百多艘五花八門的艦船。
饒是如此,還比鄭芝龍出動的三百餘艘艦船少了一半還要多。
從一開始,這場戰役註定是要失敗的。
聽著俞諮皋事無鉅細的將銅山海戰的經過講了一遍,朱由檢對於俞諮皋的印象也改觀了不少。
‘看來這些年,俞諮皋沒少覆盤這場戰役,那就還有的救。’
朱由檢看了看俞諮皋因為長時間不見陽光而有些虛白的面容,心裡便定下了主意。
“俞卿,若是再讓你指揮一次銅山海戰,能否得勝?”
朱由檢問出此話,便在考校俞諮皋的為人了。
若是俞諮皋答能勝,看在俞大猷的面子上,朱由檢可能不會殺他,但也絕不會再用他,一個分不清未來海戰趨勢的將領,留著只會壞事。
俞諮皋聞言也是一愣,不僅是朱由檢問,每當午夜夢迴時,俞諮皋也會捫心自問。
‘如果再來一次,自己能轉敗為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