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崇禎有艘萬噸輪 > 第九十六章 碧波萬頃意難平

第九十六章 碧波萬頃意難平 (第1/2頁)

崇禎元年的開海事件,隨著乾清宮偏殿奏對的結束,便一錘定音了。

至於首任濱海特區巡撫的人選,經過朱由檢的親自挑選,很快也確定了。

李邦華,江西吉水人,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歷任涇縣知縣,浙江巡按御史,易州兵備,天津巡撫,右儉都御使等。

在任期間,多有直諫,不僅彈劾過閹黨、宦官,甚至連東林黨一樣彈劾過,常有直臣之名。

去歲,被朱由檢起復,升任工部右侍郎,總督河務,有治事之才,上任伊始便趕上山東水患。

其創的雨季蓄水排澇、旱季供水保墒的利用地勢防洪之法,頗得朱由檢讚許,而且在其上任以後,山東水患很快便被治理了。

能吏的形象算是在朱由檢的心裡樹立了起來。

此次濱海特區初建,朱由檢力排眾議,便又點了他的將,尚未三年考滿,便遷其為工部左侍郎,巡撫濱海。

朱由檢的恩寵,可見一斑。

前前後後近一個月的時間,李邦華頻繁出入乾清宮,等到十一月,才帶著已經擬好了的濱海特區方案赴任。

京城郊外,坐在前往天津的馬車,李邦華雙手託著那份價值一千萬兩的特區建設方案,被肩上的擔子壓的有些喘不上氣來。

按照朱由檢主導的濱海特區建設方案,該專案計劃總投資一千萬兩,分三期進行,需六年完成。

第一期投資二百萬兩,由朱由檢內帑直接撥付,主要專案包括特區沿海土地徵收、平整,港口建設等,計劃兩年完成。

第二期則計劃投資三百萬兩,主要專案包括碼頭改擴建,商業區,居民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專案資金主要依靠招商引資。

第三期則計劃投資五百萬兩,主要專案包括,擴大濱海特區範圍,修建濱海特區至京城的快速通道,專案資金主要依靠招商引資完成。

看著身後押運的銀車,再看看手裡的千萬計劃書,李邦華心裡是一點底也沒有。

‘招商引資,招商引資,那些商賈錙銖必較,銀子豈是這樣好拿的?’

李邦華暗自腹誹著,腦海裡又想起了朱由檢信誓旦旦的模樣。

‘哎,陛下還是年輕,不知商賈之貪婪,稅賦都不繳納,豈會甘心送銀子給朝廷?’

想到這裡,李邦華嘆了口氣,儘量不去操心兩年後的那些事,反正有陛下的背書,招商引資的事他也不用太擔心。

臨行時,面對李邦華的疑慮,朱由檢是這樣給他說的,只要一期工程順利完工,就不愁沒有銀子來建二期和三期,到時候招商引資的計劃一出,你就在巡撫衙門裡坐著收銀子吧。

有了朱由檢的篤定,李邦華的心裡也定了不少,轉而用心考慮如何用這二百萬兩銀子將濱海特區的架子先搭起來。

栽下梧桐樹、引得金鳳凰,這道理李邦華懂。

送走了疑慮重重的李邦華去建設特區,乾清宮中,朱由檢又見了一位罪囚。

俞諮皋,前福建總兵,抗倭名將俞大猷的兒子,天啟四年,在銅山圍剿鄭芝龍,卻被打的潰敗,遂被天啟皇帝罷官免職。

天啟七年初,熊文燦巡撫福建,意欲招撫鄭芝龍,為釋放誠意,便命大理寺將已被罷官的俞諮皋逮捕議罪。

但隨後天啟皇帝病重,此事也就耽擱了,直到朱由檢登基,新任的大理寺卿惠世揚向朱由檢彙報過此事。

當時朱由檢還沒有心思處理一個敗軍之將,但知道他是俞大猷之子,又有海戰經驗後,心裡便有了主意。

雖然有了啟用的心思,但朱由檢並沒有立刻放人的意思,即使銅山潰敗也不全是俞諮皋的責任。

大明水師的那些破爛,朱由檢自然明白,對上有七百艘戰船,能和荷蘭人硬槓的鄭芝龍,就是俞大猷在世估計也沒什麼用。

海戰與陸戰不同,比的就是船大炮口粗,真正的靠實力說話,陸戰上那些依照地形地利出奇兵以少勝多的謀略,在廣闊的海洋上就是個笑話。

誰的戰船先進,誰的炮口粗、射程遠、命中率高,誰就佔有獲勝先機。

深知還處在跳幫戰時代的大明水師,無論是官兵的戰鬥意志、戰術思想還是戰艦的先程序度,絕不是鄭芝龍的對手。

一敗塗地自是理所當然。

最新小說: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