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外,還有兩種可能的情況發生。”
“第一,君王早崩,儲君年幼。”
“第二,無子。”
季伯鷹的這兩句話出口,就差直接點朱瞻基和朱厚照的名字了。
當然,景泰帝朱祁鈺也在很認真聽,因為他也沒兒子了。
不過他現在也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季伯鷹已經為他擇定了接班人,那就是侄子朱見深。
對於這一點,他反正兒子都死光了,並無太大意見。
“在解答之前,你們要記住一點。”
“君權的平穩傳承,讓大明這艘船平穩行駛下去,才是最終的關鍵目的。”
“故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必定要做出一些退讓和犧牲,甚至是你們自己的社稷。”
季伯鷹掃過眾人,尤其是看向朱瞻基和朱厚照。
“你們首先要考慮大明,再考慮自身。”
“這一點,很難做到。”
“我素來是不提倡定祖制,但是在這件事上,必須以祖制而定。”
季伯鷹目光定在老朱身上。
“以祖制而定:為儲君者,必須年滿十四,不滿十四者,不可繼承君位。”
“且儲君正位東宮之後,必須監國一年。”
古制:皇帝年滿十四,即可親政。
雖然不排除十一二歲,甚至八九歲就擁有超人智慧的神童帝王。
但那畢竟是少數特例,以年齡作為界限,再加上確保儲君得到監國的實習機會,這樣就能夠最大保證儲君未來登基後獨立行使君權的能力,最大程度保障帝國君權的交接順利,最大程度保證帝國的穩定運轉。
音落,鴉雀無聲。
因為這一道制度,對於這幫天子儲君來說,實在是太聞所未聞。
自古以來,繼承的第一優先順序是血脈,就沒有用年齡來限制儲君繼位的規矩。
“咱贊成!”
老朱思索片刻,一拍板。
“兄長說的在理,但凡是幼主繼位,必起紛爭,甚至是直接導致亡國!”
“既然是這樣,不如就直接斬斷幼主繼位的這條路。”
反正在老朱看來,都是姓朱的當皇帝,都是自己的子孫。
而且老朱這話也並不是隨口瞎謅,自從領兵之後,老朱就開始讀書了,尤其是各朝各代的史書。
歷史上因幼主繼位,君權喪失而導致亡國的例子比比皆是,東漢、北周、後周等,老趙老楊這類人就是這樣發家的,畢竟孤兒寡母最受欺凌。
“我也贊成。”
老朱棣和朱老四也是連聲開口。
洪熙帝點了點頭:“仙師所言甚妙,如此一來,儲君不論是年齡還是政事處理經驗都有了,也就不存在什麼託孤了。”
宣德帝沉默了片刻,接著抬起頭。
“為國家計,我同意。”
其他天子儲君也都是紛紛點頭,
季伯鷹掃過這幫天子儲君,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多言。
這條祖制說起來不難,但是真要落實操作起來,尤其是一代代傳承下去,還是有難度,畢竟權力之花迷人眼,亂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