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單位百度百科,計數單位百度百科
作者自注:
我華夏先賢智慧無窮盡也,可惜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有少數後輩子孫不思進取,竟貿然在華夏古老的計數法中,新增古印度計數法,實則並不適合我華夏民間使用,此乃拾人牙慧吔。可參考百度百科瞭解詳情。
我華夏前輩先賢所立之計數法,妥妥已足夠用也,無需外人同等計數法。然則,若用來形容現實宏觀大宇宙之遼闊無垠,尚有不足之處,我便私自又新增幾位計數詞彙。
一、如下排列,從小到大依次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為止,稱為個數。
然則,由個遞增如下:
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gai 、秭zi、穰rang、溝、澗、正、載、極、歸、至、點、無量。
最後四位乃作者為了用之方便而自主新增,共計二十個計數位,即二十個計數詞彙。
注意,其中的“極”這個數位,也是我們中國古時的先賢前輩們原創的,只是不經常用而已,古書上一般找不到。
按照華夏智慧先民們的認知,數位到了載這一級別,就已經無限或者相當於大衍之數了。
二、具體如下:
⒈是用“上位法”數窮則變來計算,也就是用自乘系統計算,再用現代科學計數法表示。則如下:
個:代表的是10的0次方。
十:代表的是10的1次方。
百:代表的是10的2次方。
千:代表的是10的3次方。
萬:代表的是10的4次方。
億:代表的是10的8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16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32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64次方。
秭:代表的是10的128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256次方。
溝:代表的是10的512次方。
澗:代表的是10的1024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2048次方。
載:代表的是10的4096次方。
極:代表的是10的8192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