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90年前後(約東漢時期)在一本名為《數術記遺》的典籍當中,便相當完整地記載了中國表示數量的數詞。這些數詞計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兆、京、垓(gai、秭(zi、穰(rang、溝、澗、正、載。
《數術記遺》是最早記錄中國古代關於大數的記法::“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三等著,謂上、中、下也。
其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
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
從億至載,終於大衍。下數淺短,計事則不盡,上數宏闊,世不可用。故其傳業,唯以中數耳。
擴充套件資料:
1、數量單位具體所代表的數量:
萬:代表的是10的4次方。
億:代表的是10的8次方。
兆:代表的是10的12次方。
京:代表的是10的16次方。
垓:代表的是10的20次方。
秭:代表的是10的24次方。
穰:代表的是10的28次方。
溝:代表的是10的32次方。
澗:代表的是10的36次方。
正:代表的是10的40次方。
載:代表的是10的44次方。
極:代表的是10的48次方。
備註:
①、以上所列數值結果,是用中位法來計算的,不是上位法。
②、各位道友,“極”這個數位也是我們中國智慧先賢古人所創,但一般古書上找不到“極”這個數位,因為前面十個數位已經夠用了。本觀點來源於百度百科。
2、數字很大的數,一般我們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例如9050000000000;我們可以用9.05×10^12表示,而它含義是什麼呢?從字面上看是將數字9.05中9後面的小數點向右移去12位。
3、北周時的《五經算術》亦有記載: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
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也。三等者,謂“上、中、下”也。
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也。
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