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蛇還是老鼠?”父親有點驚駭。
飛魚仔畢竟是釣師,他稍微一看就馬上反應過來,他興奮的說:“大翹嘴,兄弟們,趕緊抄傢伙!”
聽他這麼一說,大家定睛細看,果然是一大群翹嘴魚在那裡瘋狂撲殺小魚。
原來,上面亮光處有一叢榕樹,榕樹上結了很多小果子,這些小果子熟透後如黑色的小球,在風中不時跌落到水面,引起一大群小白條撲食,而大群的小白條在水面爭食榕樹果子,又招來一大群翹嘴對它們瘋狂的捕殺。
翹嘴遊動迅速,如離弦之箭,平時遊弋於水域上層,覓食以視覺為主,但嗅覺也很靈,嘴大貪食,不顧死活地見餌就搶。
翹嘴魚之所以叫翹嘴,主要是他的嘴往上翹。
據說因為它嘴翹的緣故,它很難吃到落在地面上的餌料,而他最擅長的事就是撲食水面的獵物。
“用什麼餌?”韋小棠問飛魚仔,飛魚仔早就揚起竿,雙手輕輕往前一拋,假餌剛好落在魚群中,假餌剛一落到水面,就發“嘩啦”一巨響,頓時便看到飛魚仔手的魚竿彎成了弓狀,魚輪裡的線“吱吱”的出線,就餌的大魚瘋狂向深水逃竄。
大家見狀,趕緊拿起魚竿,飛魚仔邊拼著命拉竿收線,邊氣喘吁吁說:“用什麼餌都行!它們餓急了,不管什麼餌,就算是一塊石頭,它們也要咬一口的。”
飛魚仔雖然在緊張地控魚,但大家人手一竿,各自為戰,沒有人騰出手來幫他。
大家紛紛拿起魚竿,有的用亮片,有的用米諾,有的用鐵板,站起來就紛紛往魚群中拋,只要假餌一落水,就被大魚瘋狂搶食。緊握著魚竿的手就頓時感到猛烈的一個頓口,接著是大物逃竄掙扎,拉著魚線,綁在竿上的魚輪出線就發出“吱吱吱”響聲,大家馬上就亢奮起來。
我不會釣魚,我坐的竹筏中間的一個椅子上,看大家跟大魚搏殺,我專門負責用控魚器把大家解下來的魚投入到掛在竹筏邊的魚護中。
不一會兒,每人都狂拉幾條米級大物上來,全都被我投進的魚護中。
我把它們投入魚護時,我是用控魚器夾著大魚的嘴唇。我看著一條條一米多長的翹嘴魚睜著驚駭的雙眼,張著大嘴氣喘吁吁,似乎在罵我們說:“狗日的,千百年來,都從沒人進來這麼折騰我們,你們到底是從哪處來的?憑什麼要獵殺我們?”
我只笑它們死到臨頭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這麼大的魚,今晚魚肉做魚生片!魚頭燉酸筍,魚骨做椒鹽......。”阿八一高興起來,順便就把今晚的菜譜也安排好了。
大夥正高興時,突然只聽到“砰——”一聲響,飛魚仔在跟一條大魚搏殺時,他的魚線和魚竿全斷了。
他氣得捶胸頓足,這個關鍵時候又得換線換竿,確實斷的不是時候啊!
他趕緊換上一枝海釣抽鐵板用的船釣竿,這是美國貨,據說是用防彈纖維做的,又換上卸力達10公斤的鼓輪。
“幾號線的?”阿海有點不放心,問道。
“幾號的我忘了,不過是海釣用的線,上回在南沙群島油田拉上過百十來斤的金槍魚。”按他這個裝置,百十來斤的大魚直拉上岸都沒問題。
在用什麼餌上,他隨手拿起一個本來是用來海釣抽鐵板用的一個約120克魚形鐵板,這鐵板上下兩頭各綁有一個海釣用堅固無比的三本鉤。
他揚起竿,往前輕輕一拋,鐵板落水後,在水中翻筋斗般翻轉,發出閃閃亮光,約摸沉入三米左右,即見一黑乎乎的大魚從水底猛撲上來,頓時傳來一陣劇烈的頓口,把他緊握魚竿的雙手的虎口都震得疼痛,魚竿差點就跌落水中。
“中大魚!”他大聲一呼,使勁拉竿。
魚竿立馬彎得像一把弓,他整個人也拼命往後傾斜,以便把整個身體的體重都用在拉竿上面。
但他卻絲毫拉不動。
“......你是不是掛了地球啊?”韋小棠見他拉不動,就嘲笑道。
釣魚人說的“掛地球”,就是魚鉤鉤到了水底的樹木或石頭,怎麼拉都拉不動,最後只得剪斷魚線了。
“掛你個大爺!”玩路亞人都知道,只要是中了魚,就算它一時躲在石縫裡拉不動,也能感覺到魚鉤是否鉤住魚,因為魚只要在鉤上,魚掙扎的訊號就會經由魚線和魚竿傳遞到釣魚人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