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打探清楚了?”清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為在間諜那裡他得到了一個重磅訊息——帝國皇帝被身為臣子的肖魯所弒。
“回大人,確確實實。楊敏已經備足了各項事宜,今晚可能就要舉行祭奠大會。”
清夢得到這個訊息,心裡簡直要樂開了花。他知道,肖魯弒君正好迎合了他“清君側”的口號,再加上楊敏一片愚忠,進京之事便是時間問題,反鄭同盟也將因失去精神主心骨而破裂。
“立即置辦白衣白甲,若是來不及,就多準備些白布,要讓楊敏那個武夫認定我護駕之名!”清夢安排下去,早知會這樣,之前的正面交鋒反而顯得多餘。
汵谷關祭奠大會
這邊可謂是聲勢動天,哀慟萬里。一聲聲驚天的嗩吶直衝雲霄,官員百姓皆頭裹白布,面北而跪。楊敏渾身換上白衣,咧著大嘴哀嚎痛哭:“陛下!陛下呀!!!”
就是親姐姐去世,楊敏都沒有如此痛苦,他一心想的只有國家與皇帝,皇帝死了,相當於整個天塌了。
然而除了他,沒有一個是真情實意在哭……
“嗚哇哇哇哇哇哇!”楊敏淚落如雨,涎液止不住地流在地上,形成一窩水坑。一股劇烈的疼痛油然而生,刺激著這名虎將全身,雙眼幾近紅腫。
楊敏沙啞著嗓子大吼:“臣不能為陛下討賊!只有一死謝罪!”說罷,拔出一旁的利劍就要自刎。魏中丞慌忙攔下:“大將軍千萬不要犯傻!”
“敏本一荒野武夫,承蒙陛下提攜才有今日。陛下現已遭賊害,敏又有何臉面活於這世上?”楊敏痛心疾首,雙錘不住地敲打胸脯。
魏中丞無奈地勸解:“弒君之賊乃肖魯也,與大將軍何干?還望大將軍善保金體,好為朝廷,為國家分憂啊!”
講到這裡,楊敏才終於安穩了下來,一把丟掉手中的劍,失聲痛哭。
“啟稟大將軍!”守城士兵飛速跑過來:“張清夢置辦白衣白甲,於城外設祭奠臺,帶領一眾謀士將領痛哭,並要求大將軍前去答話……”
楊敏擦乾淚眼,他沒想到清夢竟也有樣學樣的做了起來,不管怎麼說,他要先去領教領教。
沒等他走上城牆,就聽清夢裹著白小,跪在城門前撕心裂肺的吼道:“楊敏!陛下之所以遇害,就是因為你不斷阻攔,才有今日之禍,你居心何在?你該當何罪呀!!!”
這一直擊心靈的話語觸動到楊敏內心,不由得思索道:“是敏錯了……是敏錯了……是敏誤會張清夢了,張清夢真的是想進京討賊,而我卻被那肖魯耍的團團轉,我……”想到這,他一聲怒吼,一記重拳擊碎了半個城角,再次痛哭起來。
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清夢不過是順水推舟,將計就計罷了。但性格單純的楊敏哪懂得這些?他在心中早已認定張清夢和自己一樣——皆是泰威帝國的忠良之臣。
“開門!!!!讓鄭公進入汵谷關!!!”楊敏怒吼一聲,士兵們慌亂地去開啟了城門。
魏中丞心中一陣竊喜,張清夢入京正是各大家族想看到的結果。畢竟他便出身於東海張氏,自然會為各大家族攫取利益,總比一個沒勢力沒背景的肖魯強的多。所以他們暗自挑唆皇帝的逆鱗,然後強行逼迫肖魯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最後叫張清夢領兵入京,這一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要不是那個上官慶不明事理,肖魯早就除掉了。”魏中丞暗自尋思,這個毛頭小子留不得,只要在張清夢跟前說上那麼幾句,那麼他必死無疑。
進城之後,清夢哭到幾近昏迷,楊敏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並派人捎信趙福裡,將於濟滔等人放過岫山,一同進京安排後事。
清夢在楊敏的一路護送之下,不費吹灰之力便進入了京城,安頓了各方勢力,又舉行了將近一週的國葬。隨既與太常卿呂琿擬定諡號。
依據《逸周書》解:諡者,行之跡也。依據泰利皇帝一生行跡來看,大都依據順從眾臣之議,慈和便服曰順,故追諡其為泰威帝國順皇帝,即泰威順帝。
在張清夢、楊敏、以及各大家族的扶持下,殷皇后之子,年僅十歲的泰不染登基,年號昭德,大赦天下。一道聖旨令下,反鄭同盟頃刻間土崩瓦解,婁寧也得以平安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