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通的本事傳到嶽立的時候,孩子們無論是身長還是力氣,都比嶽通高出很多。所以,嶽立的駝龍槍重達七十八斤。
嶽善、嶽和兄弟豈是吃素的,父祖的駝龍槍和天台劍也是護身保貨的必備武器。與大侄子嶽寧為王明家收購、押運北艾十年,自己積攢了一些資財,翻蓋了房子,侄子、兒女們娶親嫁夫。
嶽和又將手裡的錢拿來,撿起父親的老本行,收購販賣瓜蔞。沒幾年就在江湖上拼出個大號“瓜蔞槍神”。父親的榜樣作用,對於逞強好勝的岳飛,可謂巨大的刺激,他發誓要超過父親的武藝。
他曾經跟父親開玩笑:“老爹作槍神,鵬舉必須發狠作武聖。”
經過儒生刪改的《宋史·岳飛傳》說他爹嶽和,是當地的富戶,為人忠厚,重義氣。親身務農,遇河北饑荒,嘗以粟米數升與萊煮粥,閤家人只取半飽,餘粥濟飢者。耕田有侵其地者不與之辯,有負債者再不索取,此鄉里之人,皆敬重之。
卻將其經商打拼來的氣度,改造成了儒家標準的一頭逆來順受的豬。其實那是財大氣粗,加之度量恢宏,不屑於跟街坊鄰家那些二皮無賴動手,一旦動手,必然要他的狗命。鬧出人命,全家在這裡還住不住了?
相信那些耍無賴的,久後必然會乖乖加倍賠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些必然會發生的事實,不符合儒家標準,必須刪除。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書本,因而,《孟子·盡心下》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作為儒家的亞聖,對於本門的惡劣行徑瞭如指掌,因而警告他的徒子徒孫,那些書是刪改過了的東西,全相信書本,你要倒黴。
三國的關羽、諸葛亮不就倒黴了?關羽愛看《春秋》,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司馬懿呢,是個賣馬的,販門從來靠實戰結果說話。
所以諸葛亮最終氣死在司馬懿手裡。關羽不但被《春秋》誤了卿卿性命,也丟掉了大哥的荊州。
話題再到岳母刺字之後,岳飛帶著人跑求了,去打仗了,去實現他的武聖夢了。當時宋高宗連腦袋都保不住,哪裡會發什麼俸祿。加上金軍大肆劫掠,岳飛打仗,能叫大將們、士兵們有吃的,就燒高香了。
這也是多如牛毛的中原豪傑變成了義軍的原動力,大家集結在一起,與金軍對拼著搶東西吃。岳家軍的形成,就是無數義軍的精華部分。
然而,然然而,湯陰家裡怎麼辦?姚驚哲以及岳家那麼多人口,是喝西北風呢還是吃屎呢?
這就要靠大哥嶽寧、二哥嶽衡撐著家業。岳母刺字之後,岳飛等五大弟兄重回抗金戰場,嶽寧、嶽衡帶領家人重回永和鎮孝悌裡。這裡有洹水流經,浩浩蕩蕩的洹水穿過永和鎮,向東流入運河。
因此,永和鎮是相州城東通向運河的重要碼頭,作為商家,老家是斷不可拋棄的風水寶地。
嶽寧,字定舉,比岳飛大十六歲,時年三十八歲。也使祖傳駝龍槍,卻重達八十六斤。
嶽衡,字奮舉,比嶽寧小兩歲,時年三十六歲。練就銀蟒槍,更是重達九十二斤。
他們兩兄弟自從二十二年前發大水,就跟隨父親收購、押運北艾。十年後,又跟隨父親收購、販賣瓜蔞,重拾祖業。
三年前,嶽和臨終,因大哥嶽善已經離世,這個家必須由兩個大侄子撐起來,吩咐兩個大侄子,要分開做,不要攪在一起都作瓜蔞。嶽衡早就想好了,這三年下來,已經做順手老醋生意。
叔父嶽和既然是瓜蔞神槍,他們兩兄弟分別是瓜蔞馱龍、老醋銀蟒。
嶽善的第三子嶽莊長到七歲夭亡。第四子嶽遐追隨朝歌商神宮老道夫雄搞販賣,在那邊青龍鎮娶妻生子,安家落戶。
嶽善的四個兒子與嶽和的兩個兒子,排序下來,嶽寧、嶽衡、嶽莊、嶽遐、岳飛、嶽翻,岳飛是老五。故而岳飛在家,被喊作五郎。
瓜蔞馱龍嶽定舉是岳家長子,他守在老家永和鎮,瓜蔞生意做得很好。
老醋銀蟒嶽奮舉的老醋生意,這三年是就近販賣,雖然利潤不大,但基本摸透了這一行的深淺。
將孝悌裡的房子都建好之後,已經是七月中旬。
嶽衡來到大哥屋裡,商議下一步生意:“大哥,再有一個月是中秋,這個節氣的買賣不能錯過。我以為醋上頭要想賺到錢,我看必須遠距離販賣。想著翻山去潞城看看,甚至跑一趟太原,將那邊的陳醋搞一些來這邊賣。”
嶽寧約略思考了一陣,以為:“五郎這次回到平定軍,你何不順道看看?平定軍的火頭軍對於山西陳醋肯定了解,一問不就妥了?”
大哥說的五郎,自然是指岳飛。平定軍,是指太原以東臨近太行山的平定、樂平及土門關一帶,唐代屬於太原府,宋代單獨成立一個軍鎮。
嶽衡提出了一個問題:“萬一遭遇金兵攻打,這趟生意那可就賠光了,有什麼萬全之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