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達旦朵斯恰,生於遼國西京道北部倒塌嶺節度使司下屬的白達旦部,故而他就以白達旦為姓,名叫朵斯恰。
因扶保遼太宗耶律德光登基,被封為振武王,與這邊的西南路招討使一道,防禦南邊後唐的麟州、朔州及党項。尉遲莫非當然知道他的厲害,但是,人一旦那股子怒火被激起來,實在是論不得地位高低和勢力多大。
尉遲同,即尉遲莫非,她的長兵器是六十二斤龜背駝龍槍,這種槍雖然分量不比其先祖尉遲敬德的八十二斤,但槍法是先祖傳下來的。
他這一支尉遲姓,跟前文書的尉遲甘不一支,尉遲甘也是尉遲敬德的嫡派子孫,當年護定韓愈宣慰成德軍,所使金背刀五十二斤,也夠厲害。
尉遲同雖然是個女兒身,其身長卻達到七尺三寸之巨,在男子猛將中也能排上一號。
他不但善使這麼重的龜背駝龍槍,而且善使割喉散,更有一對雌雄雙鞭,單鞭分量是二十八斤。其單鞭就跟一般騎兵的二十八斤長兵器一樣重。
她的四大弟子全是女將,從第一次收弟子,就給自己立下規矩,一生只收四名弟子。故而遴選標準極為嚴苛。女孩十二歲時,身長五尺者,方可成為她的弟子。
如今,也就是李存勖同光二年(924年),這四大弟子都是二十八至三十歲,年紀輕輕,卻早已是赫赫有名的商界大腕。師父尉遲同一直販賣朔州特產沙棘,四大弟子都各有生意。
大弟子寸山花,大號魅惑天官,帶領家人販賣綠豆。
二弟子廖君美,大號風雅天官,帶領家人販賣邊雞。
三弟子窮枝蓮,大號撩惹天官,帶領家人販賣大蒜。
四弟子林姿霏,大號逆常天官,帶領家人販賣兔肉。
他們都是朔州本地的窮人家孩子,從十二三歲被尉遲莫非遴選出來,跟隨販賣,都在二十歲左右成親,單獨幹起這些生意。所販賣的全是朔州特產。
既然是名師,當然出的是高徒,一個個所嫁夫君也都是豪俠悍將。這四位弟子被江湖上稱之為“朔州四狐”。
四大弟子收徒弟,也只許每人四名。因而,尉遲莫非有十六名徒孫。這十六名徒孫也都是身長七尺開外的女中巨人,個個力大無窮,十分悍勇。
四大弟子和十六名徒孫,這些人全部使用六十二斤龜背駝龍槍。每人也都配有雌雄雙鞭,單鞭分量都是二十八斤。每人都備好了割喉散,遇到敵人,手疾眼快,喂進他嘴裡一塊熟肉,一準叫他去見閻王。
同光二年三月,尉遲莫非臨行,派大弟子魅惑天官寸山花找到朔州刺史陸彥盾,向他通稟情況,請求第二天到邊境接應。
陸彥盾乃其父龍度的結義大哥,善陽三傑之一,早對朵斯恰看不順眼,但畢竟自己是官方,二弟龍度賭輸並喪命,屬於民間糾紛。也曾經向契丹國提出申訴和控告,但杳無音訊。
此時,寸山花稟報如此行動,陸彥盾讚道:“尉遲同出擊,是民間行為,這就好辦了,成不成功,契丹也只能啞口無言。”
陸彥盾當即下令,由他與龍度結義的三弟嚴子剁為靖邊大將,在邊境陳兵三千,自帶三千兵等在五十里開外,等著迎接尉遲莫非。
以窒魂天煞尉遲同為首的二十一位女將,經過一天一夜疾馳,第二天午後,到達了振武縣東邊的大沙丘,隱於一片綠洲,拿出乾糧,飽飽吃下。喝飽綠洲水,命令大睡兩個時辰,於傍晚城門關閉之前,分四門直衝振武城。
入城之後,每個弟子帶領各自的徒弟為一伍,四面散開,分頭尋至振武王府。都將馬匹拴在附近小衚衕,各自認清位置即可。
各自設法跳入振武王府,凡是小兵侍女,直接殺死。遇到王妃、管家、護衛大將,全部使用割喉散。遇到朵斯恰,務必湊齊四人,方才合斬,割下人頭,無須戀戰,直接出府。
這一番部署,雖然只有區區二十一人,威力卻大到驚人,想一想割喉散,頓時叫人毛骨悚然。
預定方案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二十一位女俠很快就突入了振武王府。
三弟子撩惹天官窮枝蓮,最先進入王府。幾個衛士攔截喝問,一律是“朵斯恰哥哥急著找我”,迅疾而去。衛士們一個個嘀嘀咕咕“又是王爺哪裡的相好”,嘻嘻哈哈遠去。
窮枝蓮直接闖入朵斯恰臥房,這老小子正被兩名美女攙扶著,準備上大床。撩惹天官上去直接大怒:“爾等退下,俺乃老王妃派來侍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