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下,黃羿索性令黃昭拔寨而起,打完三子,直接往瓜州撤兵。
連發三支令箭,將新選的虎衛雄師三百六十人由黃昭帶領,洞庭六猛隨行,聽從黃昭將令,戰場上邊打邊訓,直接迎住三子廝殺。
原有的八百兵分作兩隊,郭謂帶十驍及兩團四百人為撤兵先鋒。自帶十二驍及兩團四百人居中。黃昭及虎衛師殿後。
八百人是四個團,不是有四名團校尉嗎,為什麼叫郭謂獨當一面?
在這次選猛過程中,從前到後,郭謂組織得井井有條,很有章法,一點亂子也沒有,這可是十分難得的人才。
郭謂不但組織的很好,而且在救護那些難以到終點的英雄,表現出天生神力,雖然不如二十二驍及六猛,但比之黃羿、黃昭祖孫及其他團校尉及旅帥,明顯的高出很多。這樣的神力,又是軍中老兵,挑大樑絕無問題。
且說黃昭帶六猛及虎衛師站立一邊,開始簡單訓話:“猛士們,虎衛們,立即上戰場,大家牢記三句話。第一句遇敵莫慌,要像打虎一樣用死力。第二句執兵猛蹚,就像打狼一樣用巧力。第三句戰友相幫,就像兄弟一樣用全力。只要記住這三句話,必然所向披靡。記住了沒有?”
三百六十六人高呼:“記住了,遇敵莫慌,執兵猛蹚,戰友相幫。”
黃昭命令,三百六十人恰好分六隊另六十人,六猛每人率領一隊五十人,自帶六十人。每隊以曾經當過兵的為隊正。每隊分五火,也以當過兵的為火長。隊正、火長都帶頭衝鋒,給新進隊伍的做示範,戰場傳授戰術技法。
六猛之中,土糞曾經當過兵,以土糞一隊為前鋒。敵人是三百人,也是六隊。一旦遇到敵人,我們的六隊立即投入戰鬥,一隊對戰一隊。隊正要在第一時間解決對方的隊正及火長,繼而帶隊全部斬殺剩餘的敵兵。
六猛指揮六名隊正與敵兵展開對戰之後,立即回身救應主將,一起斬殺敵人三員主將。
黃昭身邊餘下六十名虎衛,給六猛各配六名虎衛。還剩二十四名,撥給爺爺黃羿十二名虎衛,黃昭自留十二名虎衛。
經過一番周密部署,六猛及虎衛全都摩拳擦掌,面向肅州列隊,等候在大路之上,單等龍鱗三子來襲。
忽然,遠處塵土飛揚,喊聲大作,敵人即將來到跟前。
隱約聽見熊子利如雷大喊:“弟兄們,前面就是虎衛師,將士們,我們並不答話,趁勢猛衝猛殺,見人殺人,遇魔殺魔。”
秦子刻、牛子劍高聲附和:“猛衝猛殺,也要牢記,如果不利,立即打馬撤走。”
眾兵將大吼:“見人殺人,遇魔殺魔。”
看敵人的架勢,玩如猛虎撲食,叫人毛骨悚然。尋常百姓必然被這種威勢頓時嚇癱,果然是關於戰陣衝鋒的精騎,
這邊,黃昭臨敵變法,暴叫一聲:“六猛以一敵二,幹掉三員大將。棍神谷輾、叉神山裂對戰中間那位熊子利。槍神席英、斧神陶克對戰左邊那位秦子刻。錘神土糞、索神李燒對戰右邊那位牛子劍。違令者,斬!”
六猛個個宛如晴空霹靂答道:“得令。”
黃昭的指令,恰好是大哥、二哥對付中間主將,三哥、四哥對付左邊偏將,五哥、六弟對付右邊偏將。尤其是矮個子叉神山裂的吼叫聲,宛如九天之上雷公霹下來的巨響,直叫天崩地裂,聲如其名,真的叫天崩地裂。
黃昭再三申令:“萬不可忘了本將所令,遇敵莫慌,執兵猛蹚,戰友相幫。務必叫他們損失殆盡,只給他們留一個人回肅州覆命。從此不敢追殺我等虎衛。各自牢記命令,衝上去!”
六猛齊呼:“殺盡敵兵,只留一人。衝啊!”
大哥谷輾將七十八斤竹節銅杖舉起,二哥山裂將七十八斤三股烈焰叉舞動,兩人一磕戰馬,風馳電掣先出,直奔對面正中主將熊子利。
熊子利的金背龍鱗刀那可也是六十八斤的分量,要說起來抵擋幾十合不成問題。但是黃昭指揮,從來不按你狗屁規矩,直接二打一。本來就是當世棍神、叉神,一對一他都絕難取勝,卻一下子給他送去兩個。
大哥谷輾常年販運竹木,不少遭遇劫匪,頗有經驗。二哥山裂在西域、隴右販運杏幹、核桃多年,也積累了不少闖蕩江湖的本領。
兄弟二人一邊飛馬而來,一邊商議,谷輾大吼:“我來砸人,二弟釘馬,各自專攻,三合拿下。”
山裂高叫道:“大哥放心,看我一叉釘死他的戰馬。”
熊子利正往前疾馳而來,迎面看見山裂,他卻認識,大罵道:“山裂,混蛋,死矬子,賣你的核桃、杏幹去,怎敢幫助敵人?”
谷輾暴叫:“少廢話,打他的馬。”
谷輾話到棍到,直取熊子利頭頂。刀王熊子利舉起六十八斤金背龍鱗刀往上死命一架,“哐”一聲巨響,再看金背龍鱗刀的渾鐵刀杆頓時彎成了拐尺,震得他雙臂生疼,看起來黃羿真的進行了選猛。
等到有了感覺,實際上已經晚了,這場景該用什麼成語形容呢?悔之晚矣。嚇得熊子利頓時冷汗直流,這要是讓黃羿打肅州,早就完蛋了。這老頭咋那麼多出乎意外的路數啊。當即暴叫一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