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當年也是科甲出身,也曾為皇極殿貢士,物傷同類,看著兩名士人淪落至此,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但是經過數日發酵,科舉舞弊大案已呈白熱化,當今聖上要求徹查嚴辦,煌煌大勢,無人敢於阻攔。
即便貴為正三品的工部左侍郎徐亮雄,如今都身陷大理寺昭獄,他如果拒不招供,只怕也難免皮肉之苦。
更不用說眼前兩位形同廢棄的今科貢士。
今晨,按照審訊常例,楊宏斌押解林兆和入推事院,與嫌犯吳梁對質審訊。
但是林兆和對舞弊之事,一口否認,錚言自己入京以來,行止自守謹慎,從無逾矩之行,更無半點舞弊之舉。
周君興以有人舉報,疑證難消為由,提出需用刑逼供。
此等情形之下,按三法司審訊常例,用刑在兩可之間。
但事涉舞弊大案,聖駕震怒,朝野關注,即便是楊宏斌,也不敢在這個關口,輕易阻撓刑訊之事。
否則給周君興留下口實,不僅楊宏斌會惹上麻煩,大理寺卿韋觀繇也會受到牽連。
楊宏斌能做的就是駐場陪審,讓周君興行事有所顧忌。
一旦周君興為取口供,濫用酷刑,或傷及性命,或屈打成招,他能及時制止,並留下反制佐證。
讓楊宏斌沒有想到,林兆和身為一個文弱士子,居然會是個硬骨頭。
他已經過兩輪鞭撻,兩次昏死,不僅拒不招供,連一句失態的慘叫都吝嗇發出。
周君興和楊宏斌都是刑訊閱歷豐富之人,都看出林兆和是遠比吳梁難啃的骨頭。
想要從這樣的人口中,得到想要的口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周君興望著受刑的林兆和,臉色陰鬱兇狠。
楊宏斌心中微鬆了口氣,但他也拿不準,林兆和到底能堅持多久……
面對酷刑的劇痛,大部分人都會屈服,但每個人對痛苦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
有時候精神的能耐力,會比肉體承受力更加強大。
一個孔武有力的壯漢,可以稍加施刑,就會屈服招供。
也有像林兆和這樣文弱計程車子,因為飽受詩書名教薰陶,精神上堅韌強悍,遠超肉體的孱弱。
……
此時,右邊用刑的獄卒,突然停下了鞭撻,說道:“大人,這書生身體太弱,又昏死過去了。”
楊宏斌看了一眼昏死的林兆和,嘴角的肌肉微微抽搐,內心也愈發動容。
他想起在漢承街捉拿林兆和之時,意外遇到賈琮,賈琮對林兆和評價不俗,不相信這位杭州府解元,會有科場舞弊之舉。
當時楊宏斌也覺得賈琮的話頗有道理,還答應過會盡量予以斡旋,眼下似乎已到了時候……
周君興望著昏死的林兆和,面色陰狠殘忍,對獄卒喝道:“把囚犯弄醒,繼續用刑,直到招供為止!”
那獄卒拎著一桶冰涼的井水,要對昏死中的林兆和當頭澆下,被楊宏斌當場制止。
說道:“周大人,林兆和是文弱書生,身體不夠強健,數度受刑,數度昏死。
你我都是精於刑訊之人,不難看出他的身體已到極限,如果繼續加刑,只怕性命不保。
如今他已第三次昏迷,身體極度脆弱,現在用冷水澆醒,極容易受激過度,心悸猝死。
林兆和還沒招供,罪名未落,他還是會榜第三的今科貢士,一旦受刑過度而死。
周大人雖然聖眷隆重,只怕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到時候推事院和大理寺,皆會留下罵名,背上汙名,難逃干係!
周君興一聽此話,心中雖陰狠凌厲,但面對楊宏斌的警示,卻不得不妥協。
他早聽聞大理寺正楊宏斌,是個厲害角色,這次審訊舞弊嫌犯過程,他算是真正見識。
除了事發首日,推事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捕審訊並落罪吳梁,大理寺來不及參與其事。
之後的每一次刑訊涉嫌貢士舉子,楊宏斌都像牛皮糖一樣,黏在刑房現場,甩都甩不掉。
而且對於刑訊方式尺度,不時發言引導,嚴加防控,讓周君興束手束腳,極不得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