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紅樓之扶搖河山 > 第六百零七章 首閱顯卓異

第六百零七章 首閱顯卓異 (第1/4頁)

嘉昭十五年,四月初二。

榮國府補擺賈琮舞象生辰宴,外院赴宴世勳子弟觥籌交錯,內院賈母王夫人慾借東風,搭臺唱戲。

只是賈母一番心機,被發現端倪的城陽侯徐氏,妙語如珠一番言語,頃刻消弭無形。

城陽侯徐氏和涇陽侯張氏,為在兒女親事上撇清寶玉,又丟擲擇婿文華郎的說法。

也讓各家貴婦席上話題,轉向天下矚目的會試大比……

與此同時,距離榮國府數里之地,神京貢院和大周禮部,兩個與春闈密切相關的官衙機構,陷入異常忙碌的情形。

自三月二十七春闈會試結束,浩大縝密的會試閱卷大禮,正在緊鑼密鼓展開。

會試結束當晚,便開始的試卷造冊、試卷彌封、試卷謄抄、初規篩選和黷落,便有序無情的展開。

其中上百舉子還未涉及答題評等,就因試卷言語避諱、字數不合、自敘出身等原因,成為首批落榜的考生。

而順利進入試卷硃筆謄抄階段的舉子,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也是註定的黷落命數。

硃筆謄抄完畢的試卷,原卷封存入貢院文牘庫,謄卷根據次序先後,由禁軍全程押運,從貢院源源不斷運往禮部。

之所以將原卷和謄卷,分存批閱於兩地,也是為防止規程之間,難以行抽卷替換舞弊之舉。

會試謄卷從貢院運出,會直接運到禮部閱卷大堂,這裡由三名春闈主考坐鎮,十八位同考官分房閱卷。

除此之外,每房同考官下屬還配置閱卷官,這些閱卷官是各衙六品及以下官員,也都是當年會試上榜佼佼者。

另外參與閱卷事務的人手,還有負責文牘抄錄整理的書吏,負責大堂跑腿辦事的雜役等。

整個禮部閱卷大堂匯聚了二百餘人,聲勢雖浩大,但因涉及天下俊才遴選,除了低聲吟詠文章之音,少有其他喧譁之舉。

而整個禮部閱大堂,都被從五軍營調集的數百精銳,團團圍守,即便非主考官的禮部尚書,也不能擅入閱卷大堂。

所有參與閱卷的官吏和雜役,即便是會試主考官本人,進出閱卷大堂,都要被嚴密盤查,確定沒有任何私藏夾帶。

因為,在歷朝都出現類似情形,舉子在貢院出關之後,會立即默寫自己的答卷文章。

然後,透過關鍵人脈並賄以重金,將默寫答卷傳遞給基層閱卷官,甚至是同考官、主考官。

收到暗中傳遞之物的官員,即便面對只有編號沒有名字的謄卷,也能按文識人,行舞弊之舉。

因此,為了防範未然,這種對於閱卷官吏人員的出入盤查,嚴厲程度並不亞於舉子入試貢院之時。

漢家從前唐推行科舉之制,已歷經千年,舉子為了博取青雲之路,各種挺而走險舞弊之舉,都是層出不窮,前赴後繼,不畏生死。

上千年的科舉歷程,從來都是舞弊和反舞弊的血肉搏殺,陰私奪天機,僥倖過關者不少,因此身死名裂更是數不勝數……

……

禮部閱卷大堂,坐北朝南正向三間廨房,坐了春闈三大主考官,以示代天子遴選天下才俊之意。

大堂左右兩側兩列九間側房,安置擔負閱卷重任的十八名同考官。

閱卷大堂正中,整齊排列密密麻麻書案,各房閱卷官和基層書吏,各自分而端坐,閱覽整理源源不斷運入大廳的謄卷。

十八房同考官根據考生專治《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要義,進行分房閱卷。

考生在會試首場書經試,雖然只考七道答題,但會試提供答題卻不止七道,考生根據專治經書進行選題。

五經之中,專攻《詩》《易》《書》的舉子,數量遠大於《禮記》和《春秋》。

因後二者經卷字數和難易程度,要遠高於前三者,攻讀鑽研更加耗時耗力。

尤其《春秋》微言大義,常令研讀的學子知難而退。

所以,十八房同考官中閱卷專治《詩》、《易》、《書》佔多數,閱卷專治《禮記》和《春秋》為少數。

本屆會試參考學子過三千餘人,除了在謄抄試卷階段被黷落的考生。

每房同考官原則上都需分閱兩百多份試卷,合計過六百多張答卷。

但每房同考官下屬閱卷官,在進行試卷初閱之時,會將首場書經試答卷之中,八股時文水準低劣、理義混淆者提前篩除。

學子如連首場基礎的書經八股,都無法做到中流之上,在考生基數龐大的基礎上,自然沒有繼續博取上榜的資格。

最新小說: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