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最早完成的發動機組,成為了最晚完工的一個。
至此,共和國的第一架五代原型機,殲20,終於組裝完畢。
進入了試飛階段。
————————
五月十二日,一個平平無奇的週三。
今天是一個獨特的日子,天公作美,萬里無雲,陽光明媚。
從昨天起,神秘的919廠,就陸續迎來了一批更加神秘的客人。
整個919廠的保密戒備措施,也達到了最高階別,周邊區域全部設卡戒嚴,幾十公里外的高速都封路了,還有路警全程巡遊,以防有什麼拿著相機的國際驢友。
周邊航線也全部肅清,蓉城雙流機場部分航班不得不調整時間延誤,引來了不少旅客的不滿。
當然也有本地人表示很淡定。
“蓉飛就在蓉城,調整航班很常見的事情。”
“估計有什麼飛行任務。”
“急莫得用,要支援!”
919廠後方的自建機場裡,跑道邊的塔臺上,此時站滿了人,一眾高階將領,重要專家紛紛聚集。
他們有空軍的,有海軍的,有總裝的,有蓉飛好兄弟“盛飛”的,將軍、院士在這裡一抓一大把,而他們都翹首以盼,望著倉庫緊閉的大門。
楊如彬左右望了望,拉住一人詢問道:“周瑞呢?他不是應該也來塔臺這邊?”
那人道:“周工選擇在廠房觀看試飛,可能涉及到最後除錯什麼的。”
楊如彬腦子有點沒轉過來.怎麼變成周工了.
我給伱們請來的不是科學家麼?
林廣榮笑呵呵的走過來:“如彬,小周這幾個月可是大放異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廠裡的人都周工、周工的叫著,以示尊重。”
楊如彬眼睛一亮:“你和我說說,怎麼個故事?”
且不提塔臺這邊的事情,03廠房內,殲20的原型機停在了庫門前,一眾原型機組的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檢查。
散發著迷人金屬色澤,全身沒有一點縫隙和鉚接痕跡的金屬巨龍,正在等待著自己的初亮相。
蓉飛御用王牌試飛員,正在座艙裡聆聽工程師的指導,雖然他已經在模擬倉裡面訓練了幾百個小時,但依舊聽得很耐心,容不得一點馬虎。
而“復瑞科技”的大部分人,選擇和周瑞一起,留在廠房到最後一刻。
以一個“工程師”的身份,看著自己的“作品”邁出第一步。
周瑞拿著檢修單,聽著眾人的彙報,一項一項的打勾。
如果說剛來的時候,他的身份是負責指導工程師的科學家。
後來則變成了原型機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