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麻煩的,則是智慧。
如何讓無人機能夠智慧化運作,儘可能減少人為操作的必要性和複雜性,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則永遠做不到“鋪天蓋地”。
按照前世的思路,這似乎是人工智慧的範疇,但以當前時代的技術.哪有這麼大的算力搞人工智慧?最多搞一個人工智障。
大江的飛控,其實解決的也只是“效能”問題,而不是“智慧”問題。
舉個例子,先設計一個農用無人機場景。
設計一個移動平臺,類似卡車一樣,承載複數的無人機。
無人機可以自動規劃路徑,像是執行程式一樣,進行噴灑作業,且自動返航至移動平臺。
以現在的技術,這個“智慧運算”的模組,不可能整合在無人機裡面,能耗不允許。
那就需要“中心化運算“,和“中心化通訊“。
也就是需要一個“腦子中心”。
無人機訊號傳回,腦子中心計算,再傳輸回無人機。
一來一回,延時、穩定性都成問題,數量多了,運算中心的承載能力也會有限制。
而且成本爆高,根本不是村一級單位能接受的。
放在軍用領域也一樣,中心化運算提供的智慧性,受到的干擾太多了,被炸了整個戰場都趴窩,還不如人為操作穩定。
嗯.其實光人為操作,就已經能夠發揮巨大作用了,但周瑞比較貪.
所以他想要解決的問題就是.
“智慧化自組網叢集.”
難啊
尤其是現在市面上的計算機語言,似乎不支援這種功能,算力硬體就更別說了。
我總不能為了搞無人,還順道搞個晶片吧?是不是跑太偏了?
其實他需要的,也不是那種能夠回答人類問題,自我學習,給人類畫澀圖的“人工智慧”。
而是能夠自我調整,執行重複任務“機械智慧”,用技術上的話說,就是求解特定問題。
要不搞一個猴版的試一試?
周瑞向來是一個腦子快,手更快的人。
他的工程學能力,讓他自由的去用實際行動驗證想法。
想不清楚?
造一個不就完事兒了!
有了一些朦朧的想法,周瑞直接端著咖啡出門了。
白曉鶯好奇道:“周總,回去了麼?需要我叫車麼?”
周瑞搖搖頭:“不回去,我去買個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