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官居一品 > 第三七六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

第三七六章 爾虞我詐,誰是誰非? (第1/2頁)

推薦閱讀: 自古紅樓出才子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胡宗憲說到正題上:“這麼早把拙言你請來,是有兩件事情相商,一件我的事,一件你的事,但歸根結底都是我們大家的事。”

沈默笑道:“那先說默林公的事吧。”

胡宗憲道:“是關於王直的,其實他的代表已經來了,還在杭州過了年,”頓一頓又道:“和沈京在一起,還參加過你的婚禮。”

沈默跟沈京打過照面,曉得那小子平安歸來,本想跟他一晤,誰知他竟然匆匆離開,原來是另有任務啊,緩緩點頭道:“兄長不妨將原委道給我聽。”

“我讓沈京本人告訴你吧,”胡宗憲道:“他已經在偏廳候著了。”

“是麼?”沈默驚喜道:“快快讓他來見我。”

胡宗憲吩咐自己的丫鬟出門,須臾領會一個身穿七品服色,蓄著小鬍子,頗有些人模狗樣的年輕官員近來,一邊行禮一邊道:“拜見部堂大人,給狀元郎請安了。”

沈默笑罵一聲道:“跟我裝什麼大尾巴狼。”便起身拉著沈京坐下,親熱的直拍他的肩膀,對於這個堂兄弟,沈默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還是很掛念的。

沈京嘿嘿笑道:“我好歹這算是出使過的,現在乾的是禮部邦交的事兒,當然要懂禮貌,受禮節了。”明明是在陪著個海盜頭子玩,他卻愣是說的這麼神聖,惹得沈默笑不攏嘴。

胡宗憲也笑著對沈默道:“你這個兄弟雖然憊懶渾不吝,但確實有本事,是個能吏啊,”說著呵呵一笑道:“我已經拔他為總督府的理問官,雖然品級不高,但終歸是個出身,早晚立了功,外放個知州、通判並不困難。”

沈默感激笑道:“我們兄弟倆能得到部堂大人的青睞,真是三生有幸。”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如果沈默光感謝胡大人對堂兄的照顧,沈京就會聽著彆扭,因為那樣一來,把他的位置擺得太低了;可如果不表示感謝,顯然又是不妥當的,所以沈默把自己也算進被照顧的行列,與沈京一齊致謝,每個人聽起來都舒服。

胡宗憲心說:‘瞧瞧,多會說話?怪不得能在京城那池子渾水裡飛黃騰達起來呢。’

吃幾盅酒後,胡宗憲對忝陪末座的沈京道:“把你去曰本的事情,跟拙言講一講,完事兒咱們合計一下。”

“遵命。”沈京道:“說起來是前年夏天了。”不由有些唏噓道:“真快呀,轉念兩年了……”

“其實才一年半。”沈默微笑道:“說重點。”

沈京點頭道:“前年我和部堂大人的侍衛長陳可願,在蔣舟的帶領下,前往曰本尋找王直,幾經輾轉,在曰本九州島登陸,見到了當地的大名松浦家,出乎意料的是,大明朝官員的名號還是有相當威懾力的,不僅沒有為難我們,還答應幫我們與王直聯絡。”

說著咋舌道:“你是不知道,那王直在曰本混得那個風光啊,他在九州島南部,割據三十六島,稱王稱霸,那些曰本諸侯,連個屁都不敢放。”說著抱歉笑笑道:“不文明瞭……應該是,連句話都不敢說。”

“難道曰本諸侯不管麼?”沈默奇怪道:“我聽說這個時代曰本號稱群雄並起,有很多一代名將呢。”

“那些人吹牛比較厲害。”沈京笑道:“你想啊,區區曰本、彈丸之地,卻號稱六十六路大諸侯,小諸侯更是不計其數,本來人就不多,還分成百八十夥,一幫能有幾個人。”便回憶道:“我曾經親眼目睹過鬆浦家與他們最強對手龍造寺的一場決戰,兩方人數加在一起也就兩千左右,從早晨打到晚上收兵,一邊死了一百多,”說著嘿嘿笑道:“放咱們國內,幫派鬥毆也比這個規模大。”

待沈默和胡宗憲笑完了,沈京接著道:“那王直的生意超乎想象,他壟斷了閩浙到曰本,曰本到南洋的黃金商路,擁有和控制各種船隻兩千餘艘,直接隸屬或者聽命於他的,達十萬多人,且他的直系部隊還都配備了很厲害的西洋火槍,所以曰本‘名將’雖多,還真沒人敢打他的主意。”

“恰恰相反,他們對他十分客氣,逢年過節還要送禮上貢,絲毫不敢怠慢。”沈京一臉感慨道:“因為他幾乎壟斷了跟曰本的全部貿易,尤其是西洋火槍,那是諸侯們的最愛。”

沈默頷首,對胡宗憲道:“看來我們原先的推斷沒錯。”

“是啊,現在一個徐海就把我弄得焦頭爛額,”胡宗憲皺眉道:“萬不能再跟此人發生衝突了。”說著對沈京道:“你繼續說。”

“後來在松浦家主的引導下,我們見到了王直的義子毛海峰,又在他的帶領下,輾轉見到了王直。此人四十多歲,身材不高,但面相十分忠厚,不過起初表現的並不友善,因為他聽下面人說,全家人都被我們殺光了,所以也要殺掉我們。”雖然他是用輕鬆的語氣在回憶,沈默還是能體會到當時的生死一線,又聽沈京道:“當我們拿出他兒子的親筆信時,他的態度徹底轉變了,他十分高興,說自己其實早就是朝廷的人,之所以遠避海外,都是因為朱紈、王忬等人的迫害,其實他心裡無時無刻不想著迴歸,並且願意幫助朝廷平定倭亂。”

沈默萬沒想到,竟然會出現這樣的轉折,問胡宗憲道:“王直什麼時候成了朝廷的人?”

胡宗憲面色尷尬道:“經我查證問詢,似乎是有一些聯絡。”便將這段瓜葛講給沈默聽,原來當初朱紈在福建鐵腕禁海,雖然最終失敗,但對倭寇的打擊也很沉重……當時福建主要有兩支大的倭寇勢力,一支是閩人李光頭的隊伍,另一支是徽人許棟的,王直當時便是許棟的二當家。

但經過朱紈的清剿,李光頭和許棟伏法,王直收其餘眾,北上浙江。與他同期在浙海一帶活動的還有陳思盼、鄧文俊、王丹、盧七等海商集團。這些人的實力十分強大,連官軍都不放在眼裡,並不是遭到重創的王直一夥人可以匹敵。

為了避免被同行吃掉,王直便設法與海道、衛所官員接近,幫助他們剿除某些倭寇。以換取他們的好感和支援,利用官府的力量,王直吃掉了很多同行,漸漸壯大起來,並多方活動,希望可以合法‘互市’,與內地正常貿易。

但江浙官員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他們只是想利用他抵擋倭寇,並沒有開放海禁,與他互市的打算,便以‘拿賊投獻始容互市’為條件,哄騙王直捕殺海商倭寇,王直與官軍配合,竟然真將陳思盼等人相繼剿滅降服……某天早晨,浙江的官員們才猛然發現,王直已經確立起了海上壟斷的地位,入海通番的船隻都只有插王直的‘五峰’旗號方敢在海上行駛。但因此經過幕後交易,和在臺前較出色的配合,再加上王直向來出手大方,將官府上下打點的十分滿意,浙江海防官員,便私下允許王直與內地進行貿易,這樣就可以互利互惠了。

在那段歲月裡,王直竟成了寧波官府的坐上客,因為他強大的實力和豪爽的為人,寧波海防官員對之更為倚重,視為股肱,雙方相處的十分得宜。

但這段黃金歲月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因為王直的‘靠山’充其量不過是些徇私的地方官,人品如何暫且不論,主要是他們無法影響中央的方針決策,當督撫一換,一切重回冰點。

嘉靖三十一年,山東巡撫王忬改任浙江巡撫兼福、興、漳、泉道,提督軍務,他對沿海官員與王直這樣的海盜苟且十分憎惡,啟用因朱紈案下獄的盧鏜、湯克寬等人,以及駐守廣東瓊州的右參將俞大酋。

但王直還沉浸在官商勾結的幸福中,他天真的以為,浙江的海道官員會永遠把他當作維持海面秩序的助手。一時麻痺大意,沒有察覺到當局這一明顯的意圖,結果被王忬以大軍誘殲,損失慘重,己身也險些不保。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